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谢超楠 记者 刘伟娟 / 文 吉星 / 摄)每天出入医院、企业、商户等场所,检查员工上岗登记情况,卫生消杀是否到位、医疗垃圾是否专项处理 …… 随着疫情向好,越来越多的市民恢复正常工作,老丁的工作之弦反而绷得更紧了。他说:" 疫情还没结束,不能放松警惕。" 老丁全名丁永安,是南京市栖霞区卫生监督所党支部书记、所长。4 月 15 日,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自疫情发生以来,老丁就像一颗钉子,扎在了战 " 疫 " 的最前沿。
老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微胖的身材,和蔼的面容,让所里的老人、年轻人都喜欢叫他 " 老丁 "。他也很乐意,说 " 听着亲切 "。
疫情突如其来,老丁凭着多年职业的敏感,意识到这个冬天不一般。1 月 20 日,老丁迅速召开所长办公会,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兵分 3 组,由所领导任组长,分别负责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及诊所督查,公共场所、交通卡口、宾馆超市等督查,信息收集报送、后勤防控物资准备及消毒工作。对于菜场、超市、医院、小区等重点区域,栖霞区卫生监督所更是严防死守,做好疫情防控督查。老丁挺身一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 " 疫 " 里挥洒汗水。
老丁是名老党员,又是南京市劳模。疫情防控期间,他就像一颗钉子,扎在最前线。从 1 月 24 日开始,老丁就扎在了栖霞区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这些是筛查发热病人的第一道防线。当时,栖霞区有 6 家发热门诊点,栖霞区卫生监督所拉网式地一轮又一轮,从设置、流程、规范、整改督促落实,不到位不撤退。老丁说 " 要钉紧钉死,不能有一个漏洞 "。为了织密织牢固防疫这张网,针对栖霞区城乡结合部容易滋生黑诊所的特点,老丁带领栖霞区卫生监督所的同事 " 钉 " 住这一块,走街串巷,拉网搜查。
每天身处防疫一线,老丁不忘关心所里的同事。疫情初期,所里的防疫物资有些紧张,后来消毒水、洗手液等都一应俱全,所里还设置了淋浴间。每天在外面忙完,老丁都会叮嘱同事们洗个澡,全身消个毒再回家。而他,亦是如此。每天带着一身消毒水的味道回家,他称 " 这样才对得起家人 "。
采访中,老丁一直强调,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所里的 80 后、90 后表现突出,让他刮目相看。" 他们就像我们的孩子辈一样,都是父母眼里的乖宝宝。" 老丁称,没想到疫情面前,这些年轻同事表现出了更多的成熟和担当。老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所里目前有 13 名 80 后、90 后同事,占全部员工的一半以上。作为其中之一,80 后的杜静秋的孩子出生才 7 天,他就撇下孩子和妻子,从老家安徽马鞍山赶至南京上班。这让老丁很感动:" 我们的工作大多是线下的,要去现场督查,小杜一干就是连续 20 多天。最后,还是被我们‘逼’着回家休息的。"
老丁称,在这场战 " 疫 " 中,他被这些 80 后、90 后年轻同事感动着,同时也鞭策着自己,要更加努力拼搏,为年轻人做好表率。同样,在年轻同事眼中,老丁是领导是长辈,教会他们工作也一直关爱着他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