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疫情的全球蔓延,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艺术载体,世界各地的电影工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论电影放映行业,抑或拍摄制作领域,世界各国身处其间的电影人都正在经历严峻考验。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电影市场面临着疫情 " 大考 " 的特殊时期,《今日影评》栏目推出特别策划系列节目《命运与共》,将 " 云 " 连线世界范围内的多位电影人,向共同遭受疫情侵袭的国家送去关心与问候,与这些国家的电影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全球抗疫,世界电影人在行动。4 月 14 日,《今日影评》特别节目《命运与共》继续关注艺术电影国度法国,云端连线对话曾执导《蝴蝶》《夜莺》的著名导演费利普 · 弥勒,关注疫情对于法国本土电影业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影响。
中法同好坚于金石 弥勒分享抗疫感触
截至北京时间 4 月 12 日 2 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确诊新冠肺炎 1699595 例,其中法国累计确诊 92787 例。2 月 11 日,在中国处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法国前总理让 - 皮埃尔 · 拉法兰特意录制视频为中国加油。现如今,中国疫情形势好转,正在用自己的经验去帮助世界各国抗击疫情。中国向法国提供的医疗物资援助也陆续抵达,印证了中法两国友谊 " 千里同好,坚于金石 "。
作为世界影坛大事,2020 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能否举办、何时举办也始终没有定论。尽管形势严峻,法国电影人依然积极参与抗疫。日前,90 岁的法国电影大师让 - 吕克 · 戈达尔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一场直播,主题为 " 冠状病毒时代的影像 "。以《蝴蝶》进入中国观众视野的法国导演费利普 · 弥勒,更受邀加入《今日影评 · 命运与共》连线。在正值中法建交 50 周年的 2014 年,他曾担任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评委。同年,由他执导的中法合拍片《夜莺》成为代表中国内地参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透过云端连线,弥勒导演向《命运与共》的观众分享着他作为法国电影人的战 " 疫 " 感悟。
每日一吻显创意 戛纳缺席添遗憾
目前,身处法国巴黎的弥勒导演正和其他法国民众一样 " 居家隔离 "。" 在文化领域,巴黎是个非常活跃的城市,"《命运与共》节目连线中,他这样表示," 但是现在法国的情况和几周前中国的情形一样,电影院、餐厅、酒吧、博物馆、剧院都关门了。" 不过,作为 " 浪漫之邦 ",法国在疫情期间还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力量借助电影在发光发热,如法国电影资料馆开展的 " 每日一吻 " 活动。对于这个创意,弥勒导演向《命运与共》表示 " 很美好 "," 这一危机催生了巨大的创造力,也许还能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
抗疫援助,中法两国始终命运与共。" 这帮了我们大忙!" 谈及中国对法国的物资救援,弥勒导演给出赞许," 特别是对医护工作者,以及所有必须工作的人而言非常有用。" 作为世界影坛大事,2020 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能否举办、何时举办也始终没有定论。对于戛纳停办的可能,弥勒向《命运与共》坦言 " 这将会是一个很大的缺憾 ",包括中国影人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影人可能都无法前来参展。不过,他也表示戛纳电影节在历史上曾取消过三次,目前我们只能静观其变。
法国影人积极自救 弥勒珍惜中法合作
疫情期间,戛纳电影节往年进行红毯仪式等盛典的 " 节庆宫 " 成为病患收容所,在特殊时期彰显出电影的巨大力量。对此,弥勒向《命运与共》表示这一改造决定就象征性而言 " 非常有意义 ",通常举办顶级活动的场地被用于收治病患," 这个想法很美好,戛纳市此举也充满善意。" 谈及法国电影业的自保措施,弥勒向《命运与共》指出,法国国家电影中心和工会等业界组织正在讨论建立补助体系。
中法两国已建交 64 年,两国人民合作互助,弥勒导演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回忆起他所执导的中法合拍电影《夜莺》,弥勒在《命运与共》连线中直言 " 至今记忆犹新,甚至很怀念 "。写剧本前,他在中国生活了九个月。" 这不止是一部电影,还是一种人生经历。" 曾经在中国,他被介绍为 "《蝴蝶》的导演 ",而现在已变为 "《夜莺》的导演 "。结合当前情况,弥勒向《命运与共》指出 " 手足般的交流 " 已被创建," 如果各国不再视彼此为竞争对手,而以朋友之道待之,也许一个新的、更加和谐的世界将会因此诞生。
据悉,《今日影评》特别策划系列节目《命运与共》于四月每周一至周四 22:00 档在 CCTV-6 电影频道播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