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谢喜卓 文 / 摄)" 我们小区有个违建,已经被法院确认两年了,目前还没拆掉。"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接到市民反映,称在南京秦淮区光大新寓小区,有一个面积约 150 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已经存在多年,但一直没有被依法拆除。值得一提的是,两年前法院已经判定了该建筑违法,但这座违建太过 " 坚强 ",至今仍然杵在原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4 月 15 日,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违建俯瞰图
【现场】
违建只拆了两副门窗
△二楼平台西侧的违建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秦淮区大光路 188 号的光大新寓小区,在业主带领下,找到了该小区的二楼平台。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被业主指称为违建的,是一排独立的建筑,就横在平台的西侧,占地 150 平方米左右,南北两端紧挨小区的 A、B 两幢楼,粉刷的墙体也与两幢楼外立面颜色相同。
△几年前被拆掉的门窗
记者发现,该建筑有两扇门和两扇窗已经被拆掉,而拆下来的门框和旁边的建筑垃圾,依靠墙体堆放着。" 这是几年前城管来拆的,当时已经确认是违建了,但是只拆了两副门窗,后来就没有消息了。" 据光大新寓小区业委会主任李红英回忆,该建筑是小区建设时留下的,后来被原物业公司用作临时办公用房。
△拆掉门窗依然有人居住
现代快报记者得知该建筑里面还有人居住,敲门时,一名女子应声前来开门。对方声称是老板让她住在那里的,其他都不清楚。" 平时就住我一个人,里面是库房放一些东西。"
李红英告诉记者,2010 年小区依法选举成立了业委会,因为物业公司不作为,业委会将其开除后,开始自治管理。" 现在占用这块违建的,是原来物业公司的人,他一直不搬走,我们也向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 李红英回忆说,在多次举报无果后,大家于 2017 年 3 月 22 日,以不履行城市管理法定职责为由,将南京市秦淮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 " 秦淮区城管执法局 ")告上了法庭。
【事实】
两年前法院已确认该建筑违法
△一审判决书
从李红英等人提供的一审法院判决书看来,上述建筑于 1998 年办理临时规划许可,许可期限已经届满。2015 年 4 月,秦淮区城管执法局收到光大新寓小区业主的举报后,要求建筑方自行拆除未果,便于 2016 年 1 月 21 日作出了《强制执行决定书》。但截至一审宣判,时间已经过去了 14 个月,秦淮区城管执法局只对该建筑的部分门窗、墙体进行了拆除。
2017 年 10 月 26 日,南京铁路运输法院判定,责令秦淮区城管执法局,于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两个月内,对秦淮区大光路 188 号光大新寓二楼平台西侧 150 平方米的建筑,继续依法作出处理。
△二审判决书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后来秦淮区城管执法局不服一审判决,曾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18 年 3 月 8 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定,驳回了该局的上诉请求,宣布此案维持原判。
【业主】
凑钱打赢官司,却还是没人管
2018 年 5 月 9 日,秦淮区城管执法局在给南京铁路运输法院的《判决执行情况报告》中,声称收到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后,他们已经按照判决内容开始执行。秦淮区城管执法局在上述报告中提到,该违建是整体框架结构,第一次拆除时,已经影响到了二楼的产权单位,如再次拆除,是否对于二楼房屋安全造成影响,他们无法承诺。" 我局拟联系房屋安全鉴定机构组织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进一步处置措施。"
" 城管这一评估,就评估了两年,现在违建还在那放着,干脆没人管了。" 有业主向现代快报记者抱怨道,违建部分也是大家的公摊面积,现在不仅被别人占用,还影响了小区的环境。更重要的是,里面住户并非小区人员,有业主担心,对大家的安全造成了隐患。
△里面堆放的杂物
该小区业委会另一名成员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打官司花费的 3 万多块钱,都是全体业主凑来的。" 原本以为胜诉了,这钱也算花得值当了,没想到 3 万多块钱,就买来了一纸判决书,其他一点效果都没有。"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小区是 1998 年前后交付的,一共有 A、B 两幢楼,3-9 层是住宅,共 118 户业主。目前,业主们一致表示,希望将二楼平台西侧的违建依法拆除。
【回应】
城管:已经去核实了解情况
针对此事,秦淮区城管执法局又作何回应呢?当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了该局执法科的一名张姓科长,对方表示自己才调来不久,对此事并不知情。
" 因为这两年人事调动较大,原来的负责人已经调动到了其他单位,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调档查询案卷。" 张科长承诺,当天下午就去现场,联系街道相关部门及城管中队,核实相关情况,并与业委会负责人商议此事。
现代快报记者也将持续关注此事。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