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1 日,深晚记者从宝安区西乡街道获悉,该街道渔业社区 " 渔村故事 " 党建人文村志项目,从 2019 年 4 月开始筹建专题项目组,横跨两年历经 6 个多月的记录采编,于近日最终编撰成册面世。
" 渔村故事 " 党建人文村志立足百年渔村文化的 " 渔业村 ",聚焦从深圳 " 小渔村 " 记忆到 " 粤港澳大湾区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党建人文民生的改革进程,记录深圳海洋文化下的区域渔村文化特色和改革四十年间 " 以小见大 " 的 " 渔村故事 "。
" 渔村故事 " 党建人文村志项目组沿着珠江口到西乡河的渔业村渔民上岸的行进轴线,深入渔业社区,了解老渔民的时代记忆,新渔业人的时代梦想,以 " 记录口述历史 · 传承渔民精神 " 的初心,深化宝安区西乡街道 " 党建一张网 " 的布局,延伸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支撑。
据了解,项目组驻扎渔业社区,以深入社区拍摄和采访老渔业村民的形式,采集逐渐遗失的历史人文素材,以 " 人、事、物 " 的线索,讲述改革开放前后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渔村故事,形成渔村文化和基层党建生态的特性传播。
项目组考据了岭南文化的枝干,珠江三角洲的海洋文化和渔民迁徙、渔村民俗、渔民风物等专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寻找到渔业村的源头,沿着 " 广州龙穴岛、台山上川岛、内伶仃、大铲湾、香港、珠海 " 等渔业村渔民的航海足迹,翻开了尘封在渔民心中的珍贵历史故事。
" 渔村故事 " 党建人文村志项目组通过采访记录渔业村老书记黄伙、" 万担船 " 老船长黎桂就、咸水歌传承人吴带娣、98 岁老渔民黎树、陈兴夫妇等八位渔业村老渔民和四代渔民家庭,记录下渔民上岸后的教育、医疗、休闲的生活状态。
作为宝安西乡乃至深圳百年渔村文化的组成部分," 渔村故事 " 党建人文村志着力于从 " 渔业村 " 为落脚点,记录深圳本土渔村基层党建的变迁历史,更是 " 百年渔村文化 " 的 " 西乡表达 "" 宝安记忆 " 和 " 深圳缩影 ",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 " 宝安模式 ",城市基层党建的 " 西乡探索 " 到社区党建从零到一的 " 渔业实践 ",形成渔业社区 " 党建 + 渔民文化 " 的党群特色服务模式,打造成为区域党建一张网,以民情、民意、民生为主线的本土特色渔村党建人文品牌。
据悉," 渔村故事 " 党建人文村志一经面世,便得到渔业社区村民的一致认可和点赞,受到各界欢迎。
深圳晚报记者 秦瑶 通讯员 涂准 钟志雄 编辑 孙中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