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0 日 8 点,深圳市人民医院产科刚结束早交班,产科主任折瑞莲突然接到深圳华侨医院的会诊求助。一位初产妇陆某已经临产且宫颈口开大至 6cm,让人揪心的是该孕妇腹腔有一巨大的包块,由于未进行规范产检,性质及来源不明。
据介绍,陆某整个孕期都没有规范产检,直至孕 34 周在当地医院建册产检时,才发现腹部有一 30*39cm 包块,当时建议她去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可懵懂无知的陆某在上级医院仅做了一张腹部彩超(提示腹部巨大包块,性质不明),之后便也没有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了。等到她自然临产才匆匆来到华侨医院就诊,医院赶紧联系上级医院转诊。
折瑞莲接到会诊求助电话后,首先在电话里详细询问了孕妇产程进展情况,凭着多年的产科就诊经验判断,该孕妇暂时途中分娩可能性不大,果断建议立即转诊来市人民医院。放下电话后立即通知产房当班医师及二值医生做好接诊病人准备。
孕妇抵达产房后,鉴于孕妇腹腔包块巨大且性质来源不明,且已经临产,情况紧急。折瑞莲迅速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医院规定的流程,安排为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安排产科超声检查医生袁红行床边超声检查。与此同时,指挥各级医生分工合作,联系妇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等进行多学科协作,并讨论分娩方式及后续治疗方案。
因为陆某为初产妇,宫颈口开大 6CM 近 4 小时,检查发现产妇骨盆相对狭窄,腹部包块巨大,压迫子宫造成胎儿胎方位异常。折瑞莲果断决定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同时术中视情况而定是否进行剖腹探查术。由于陆某经济困难,折瑞莲立即联系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由医院暂时垫付了所有相关费用,让手术能如期进行。
根据医院规定,疫情防控期间,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病人均按疑似病例处理。这就意味着,所有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均需身穿防护服进行手术。穿着防护服不仅肢体活动受限,身体闷热,而且护目镜还会影响手术视野,这对手术医生和护士是极大的考验。术中,折瑞莲带领产科两名医生首先进行剖宫产手术,虽然腹部肿块巨大,但折瑞莲凭着自己多年的产科急救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成功将胎儿顺利娩出。
胎儿娩出后,大家并没有就此懈怠,更大挑战还在后面。经过术中探查,肿块考虑是卵巢来源的肿瘤,妇科主任夏震再次上台探查肿块,并抽吸巨大包块中的囊液约 15000ml,判断为左侧卵巢交界性肿瘤可能性大。当场果断决定行左侧附件切除,并送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经过半小时,病理结果出来证实了夏震的精准判断。这时,所有人才松了一口,总算有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果。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林隆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