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艳萍 记者 任红娟)63 岁的陆先生(化名)被反复出血困扰了 18 年,而最近的一次,大出血使其命悬一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医学中心、胸外科、介入、麻醉等多学科协作,将陆先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8 年前,接受贲门癌手术治疗
陆先生的病情要从 18 年前说起,当时陆先生正当壮年,却查出患有贲门癌,南医大二附院胸外科主任谈振国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后,陆先生经过化疗,逐渐恢复健康。
陆先生逐渐回归了正常生活。但几年后,他突然频繁出血,每一次出血都惊心动魄,而每次经过治疗,血止住了,过段时间又会复发,前后反复十多次,家人为此困扰不已。五六年前,陆先生找到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的主任医师刘政。
了解陆先生的病情后,刘政通过检查发现,陆先生的出血并非因为肿瘤复发,而是吻合口反复溃疡引起," 因为贲门癌手术时进行了胃的上部切除,引起胃酸反流,腐蚀吻合口处的血管,反复溃疡,引起出血 "。找到原因后,刘政有针对性地为陆先生制定治疗方案,并叮嘱他一定要定期复查,此后,陆先生遵医嘱定期服药并复查,未再出现出血情况,2018、2019 年检查均显示吻合口情况好转,家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数日内多次大出血,命悬一线
今年的 4 月 16 日,陆先生再次大出血,当地医院处理不了,转诊至南医大二附院急诊,及时处理后,陆先生的血再次止住了,随后,消化科刘政主任团队为其会诊,并收入 23 病区,刘政了解到,导致陆先生大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陆先生没有及时就医并自行更换了药物。
刘政介绍,4 月 17 日,陆先生接受了内镜检查," 发现出血点位于食管胃吻合口处,予钛夹夹闭,但吻合口瘢痕形成,组织脆,在熊观瀛主任指导下终于止住了血 ",但钛夹夹住的组织较少,有脱落可能。
果然,4 月 18 日早上,陆先生再次出现大量暗红色血便,消化医学中心缪林主任当即组织内镜下止血,并请 DSA 周良主任、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李亚东前来会诊," 考虑 DSA 下血管栓塞有局部缺血坏死等风险,且患者曾行食管胃吻合术,胸腔情况较复杂,外科手术风险大 ",刘政介绍说,当时会诊的结果是首选内镜止血,内镜下,缪林发现吻合口血管搏动性出血,立即给予热活检钳电凝,血瞬间止住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在心中默默祈祷他不要再出血。
急诊手术,根本解决出血问题
然而,糟糕的情况再次出现。4 月 19 日下午," 又出现大出血,非常多,足足有半盆 ",消化医学中心葛贤秀博士全程目睹了陆先生的出血状况,形容当时的情况 " 触目惊心 "。
因为大量出血,陆先生接近休克状态,血压直线下降,脸色蜡黄,消化医学中心刘政主任,胸外科谈振国主任、李亚东副主任医师、范位沛副主任医师立即赶来会诊,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进行急诊手术止血!据悉,手术由谈振国操刀,术中对原吻合口进行局部切除并重新吻合。刘政介绍,为了根本解决出血问题,术中离断血管后,他通过内镜观察吻合口情况,确保血已经止住。因为病人手术体位与内镜体位相反,为了准确定位出血位置,刘政几乎是扭着身子完成了操作。而这期间,医院麻醉科、介入科的专家们则为手术保驾护航。
多科协作,体现医者大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4 月 22 日陆先生已经由 ICU 转至胸外科病房,据李亚东介绍,目前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通过复查血常规、检查病人的心率血压指标,以及胸腔等引流情况来看,出血已经得到根治 ",李亚东说,接下来病人的治疗重点是吻合口的生长问题。
18 年前在南医大二附院切除恶性肿瘤,萦绕心头 18 年的出血 " 魔咒 " 再次在同一家医院解除,病人家属感慨万分。刘政表示,此次陆先生两次大出血抢救都在周末,南医大二附院多位专家均是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内外科协作,终于帮助患者脱离险境,体现了生命至上、医者大爱!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消化道出血非常常见,而原因也多种多样," 有可能是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等引起 ",一旦出现和出血相关的异常信号要立即就医,同时对于基础疾病要遵医嘱规范用药,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规律饮食和心理调适。此外,刘政提醒,定期对身体进行全面体检也非常重要。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