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加大,为切实做好入境和留深外籍人士的服务工作,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义工联立足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注重挖掘内生力量,链接资源多方联动,搭建线上沟通平台,强化五项 " 云举措 ",将服务动能转化为参与势能,助力新区外防输入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 云 " 招募,力量补充不间断
" 我们还没开学,平时还要上网课,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可以在线上参加志愿服务吗?"
" 当然可以,请您加入我们的外语志愿者群。"
" 我是一直居住在大鹏的外国人,看到了你们的招募令,我可以报名参加吗?"
" 完全没问题,欢迎您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
招募令发布不久,负责外语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小张电话响个不停,咨询加入外语志愿者队伍的人络绎不绝。新区群团工作部链接爱大鹏等媒体资源,同时依托机关、企业、学校、办事处与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微信群,广发外语志愿者人才招募令,扩散招募影响。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61 名有英、韩、日、阿等语言特长的外语志愿者踊跃加入,组建了一支由 " 群团干部 + 社区网格长 + 疫情防控工作人员 + 外语志愿者 " 组成的 "3+N" 服务外籍人士志愿服务队。为尽可能减少接触,采用 "1 对 N" 线上跟进服务模式,外语志愿者在线上待命,随时应对社区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提出的翻译需求,共同编织辐射街道社区的外语志愿服务网。
" 云 " 培训,自身防范不疏漏
" 虽然我英语说得还不错,但我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 防护服看着好热啊,如果我去一线参与志愿服务能否不穿?"
带有这些疑问的外语志愿者不在少数,他们在服务沟通经验与个人防范意识上都有所欠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新区群团工作部着力实质内容,扎实有效地开展线上培训课程,同时解决外语志愿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截至 4 月 21 日,新区群团工作部组织岗前 3 期 " 云直播 " 培训课,开设线上服务 " 微课堂 ",涵盖防疫知识、志愿服务基本礼仪、涉外服务注意事项等,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同时结合岗位实际和个人优势专长,精准合理安排轮值,采取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购买人身意外保险等方式,全方位保障,增强风险防范。
" 云 " 翻译,双向传译不延误
" 这份英文版《疫情防控常用问题指南》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可以用他帮助更多外国朋友了。"
一名外籍志愿者兴高采烈地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炫耀着自己这份 " 宝典 "。《疫情防控常用问题指南》内容涵盖多样,像防疫常识与须知、超市、银行营业时间,社区工作人员联络方式等等都收录其中,在这厚厚的一摞《指南》背后是外语志愿者们日以继夜的辛勤付出。为了能让更多外籍人士更加深入地了解疫情期间新区防控形势,新区群团工作部集结多语种志愿者,对《深圳市义工注册指引》《防控常用问题指南》《承诺书与告知书》等内容进行高质量多语种翻译,完成编录工作,向外籍人士发放重点书面指引;同时就新区外籍人士在语言障碍、文化认同、生活习惯等方面反馈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全面摸排与梳理,转译并反馈街道社区,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 云 " 服务,社区防控不打烊
" 洪书记,岭澳社区有一名外籍人士需要测量体温,辛苦您上门对其协助下。"
" 好的,感谢为我们翻译沟通,要是没有你帮忙,我都不理解他想要表达什么。"
线上沟通,线下联动。新区群团工作部为外语志愿者与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建立 " 排查、登记、宣传、联络、帮助、共识 " 的全方位、全链条闭环模式,指导外语志愿者如何成为疫情防控一线的翻译员、宣传员和战斗员。通过手机、微信为外籍人士提供无接触式疫情相关防控信息与 " 舒心 " 健康心理关爱等暖心问候,线下联动社区网格志愿者,累计为外籍人士提供转运推介、代购跑腿、情况登记等服务 70 余次,吸纳 3 名在深国际友人加入到队伍中,形成国际化志愿服务新格局。
" 云 " 对接,转运服务不断档。
" 医护人员真是太不容易了!" 新区外语志愿者杨梦依在结束了一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后由衷感慨道,此时她刚刚脱下厚重闷热的防护服。
为严防疫情输入,新区群团工作部积极对接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外事服务组,联合相关部门,明确志愿者服务职责、安全指引和工作流程,强化 " 云 " 储备,要求外语志愿者做好随时服务准备,实施 " 云 " 调度,确保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投入转运工作。截至 4 月 20 日,已派出 18 名外语志愿者前往深圳湾口岸参与多语种翻译、测温登记等工作,累计服务时长超 639 小时,高效转运境外来深人员 875 人。
深圳晚报记者 朱冀 通讯员 廖婷 钟园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