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4-23
7000年历史娓娓道来!贺云翱栖霞开讲,建议建六朝石刻艺术博物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提起南京栖霞区,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 " 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 "。其实,栖霞区的历史文化远不止于此。4 月 23 日,2020" 书香栖霞 " 全民阅读行动正式启动。现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带来精彩演讲,用一个半小时的讲解浓缩栖霞 7000 年的历史。不仅如此,他还结合栖霞的现状,为栖霞文化发展 " 出点子 ",比如建六朝石刻艺术博物馆。

一个半小时演讲浓缩栖霞 7000 年的历史

贺云翱以 " 南京栖霞文化的历史认知 " 为主题,向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关于栖霞历史文化发展的观点。现场干货满满,不少听众一边认真听,一边记录或者拍照,直言 " 太长知识了 "" 仿佛上了一堂历史文化课,收获多多!"

" 在 7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栖霞先后走过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三个历史阶段,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独特的栖霞文化。" 在贺云翱看来,支撑栖霞历史文化长期发展的主要要素有三个:长江及其冲击平原、南京主城、栖霞山等山地。其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栖霞区的名称就来自佛教名山栖霞山,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生活在此地的历代栖霞先民等等。

栖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对此,贺云翱将栖霞的特色文化概括为长江文化、栖霞山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佛教文化、教育文化、红色文化、科学文化、名人文化等 9 个方面。

建议建 1 — 2 座现代化博物馆,比如六朝石刻艺术博物馆

六朝时期,栖霞境内受到帝王喜爱,诸多王公贵族把栖霞作为长眠之地。" 南朝帝王陵墓星罗棋布,形成独特的南朝陵墓石刻文化。" 贺云翱介绍说,栖霞境内有在中国和世界雕刻史上享有盛誉的南朝石刻,其中有梁桂阳简王萧融墓石刻、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梁吴平忠候萧景墓石刻等 10 个南朝陵墓石刻点。其中,萧景墓前神道石柱的造型,是我国艺术传统于古代印度佛教艺术融合后新的艺术创造。

提到栖霞的历史文化,贺云翱滔滔不绝,并现场用 PPT 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他多年的调查研究成果。对此,他建议可以把现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在栖霞区内建设 1-2 座现代化博物馆,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 比如六朝石刻艺术博物馆。" 记者了解到,贺云翱曾多次呼吁对南京的石刻等文物进行保护。

此外,他认为还要重视栖霞经典文化遗产的认知、保护和利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栖霞境内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技艺、民间传说和民间舞蹈等。比如早在明代时就闻名遐迩的金陵折扇,栖霞境内的 " 金陵王记扇庄 " 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它有竹质、烧漆、红木、乌木和紫檀木等 100 多个品种,以及流传数百年的真金线制作技艺、栖霞龙舞、燕子矶莲湘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东崛起的背景下,建议两大大学城 " 牵手 " 发展

栖霞还有一大资源——教育文化资源。随着南京城市空间轴的演变,栖霞在南京主城空间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1 年,仙林地区只有 2 所高校、1 所中学、1.5 万学生。" 贺云翱称,如今仙林地区有包括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在内的 12 所高校、6 所中学和 20 万左右在校学生,约占全省在校大学生总数的 8%。

在 " 东部地区崛起 " 和建设紫东新区的背景下,贺云翱表示,可以通过仙林大学城和江宁大学城牵手,加强以大学城为载体的高文化区建设,并且推动文化、科技和高等教育的互动,建设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于科技融合城区,提升城市科学创新能力。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伟娟 卢河燕 潘荣 鹿伟 / 文 吉星 / 摄

相关标签

博物馆 艺术 历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