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但是,在黑龙江佳木斯,一名 4 岁女童却因为遭到生父和继母的虐打,仍在 ICU 救治 ……
颅内出血、嘴唇部分被剪掉、烟头烫伤、刀片划伤 …… 女童浑身是伤的照片,多少人都不忍心细看啊!4 岁,本该是最天真无邪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做 " 小公主 " 的年纪,但这个孩子面对的,却是惨无人道的虐打!
目前,作为施暴者,女童的生父和继母均已被刑拘。
家,本该是守护孩子成长最安全的港湾。可谁知关上门,竟变成了噩梦的开始。据媒体报道,女童此前一直生活在佳木斯市桦川县爷爷奶奶家。年前女童去父亲那儿串门,因疫情的影响,就滞留在生父的家里了。4 月份以来,女童已是几次出现外伤,医院方面曾多次报警。4 月 13 日医院报警后,孩子生父继母称她是 " 自残 ",当地警方也就没有立案。
很多人觉得 " 教育孩子是个人的家务事 ",但对被打到遍体鳞伤、" 住院很多次 " 的 4 岁女童,社会各方不能再熟视无睹了。保护幼童不遭受家庭暴力,一靠为人父母,做父母的首先要拒绝家庭暴力,善待孩子,懂得引导与尊重;二靠建立起更为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为孩子筑牢保护网。
医院数次报警,社会多方却没警觉,这让人遗憾。一旦施虐方的虐待行为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制止,便会变本加厉。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为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有没有可能再早一点?报道中,有邻居证实女童长期遭受虐待。如果知情人能及时通知居委会或警方,惨剧可能不会发生。女童此前曾有多次入院经历,其中一次被打得鼻梁骨折,医院报警后,因生父继母称孩子是 " 自残 ",警方没有立案,但是不是可以跟居委会或者妇联反映?请求社会力量介入、跟进孩子后续的情况呢?还有女孩的生母及其他亲属,如果平日里,多关心孩子,多去探望或是定期跟孩子视频,就不至于让孩子一次次遭残忍虐打。
孩子的成长没有如果,糟糕的童年会伴随一生。即使身体上的伤口能被治愈,但心灵上,不幸的痛苦经历会是一辈子的心理阴影。
保护孩子,停止伤害。一次次惨痛的教训无疑在提醒我们,一旦发现有虐童迹象,就需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加以阻止。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保护孩子应该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每一个人都应对家暴有 " 敏感度 ",否则终将酿成悲剧。
ZAKER 南京评论员 槿色凉秋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