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4-30
深晚书评|看这本书,除了能长见识,还能学会如何思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0 年上半年,著名哲学家赵汀阳的最新思想随笔集《没有答案:多种可能世界》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赵汀阳第一次结集出版个人随笔集,本书收集了哲学家赵汀阳有关 " 新天下体系 " 思想的访谈、对话和讲座文字。整体而言,这本新书是在其 " 天下体系 " 的整体思路下创作而成的,本书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哲学向政治的转向、重谈 " 天下 "、可能世界与可能生活、历史是隐含未来性的文化、中国如何生长。

在本书中,赵汀阳颠覆了旧有形而上学的思维的方式,他从当代生活发问,反思东西方政治史,充沛地敞开了当代生活的诸种可能,这为可能世界创建新的天下体系,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性提示,这是一本具有开启性光照的著作。

在当代中国,赵汀阳是最具原创力的一位哲学家。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尽管他早年主要研究的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但一直以来,他都致力于 " 让哲学讲中国话 ",从而让用汉字表述的中国哲学思考成为国际学术界共同的哲学话语。

作为哲学家,赵汀阳为中国人的思考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一系列著作,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在中国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推动着我们这个民族思想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赵汀阳通过吸收中国古典智慧,提出 " 天下体系 " 的理论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天下 " 的概念来自中国立场,但又超越中国立场而成为世界的共享资源。与西方以 " 民族国家 " 为分析单位的 " 国际 " 关系理论相比," 天下 " 理论不是某种中心主义或单边主义立场下的产物,它是按照普遍受惠的共在关系构造出来的世界秩序和制度原理," 天下 " 超越民族国家这一分析单位而真正把 " 世界 " 作为分析对象。

赵汀阳意在通过 " 天下体系 " 的思想,通古今中外之变,重构秦汉之后实已丧失的周朝政治中的天下思想,对中国之为中国,民族性、以及不确定的可能世界,赵汀阳都有个人独到的见解。

此外,赵汀阳也曾提出过 " 无立场 " 的方法论,本书中,赵汀阳也全面地阐释了何为 " 无立场 ",以及如何实现 " 无立场 " 的方法。在赵汀阳的文章中," 无立场 " 就是要求思想如水一般从一个立场流变到另一个立场看问题,由问题本身说了算,在不同问题上采取不同的恰当立场,而并非真的 " 无立场 " 或者先入为主地固执于某立场。这个观点用我们普通人的想法来解读的话,就是如果人人固守己见导致的争论是没完没了的。

以往的政治哲学著作中," 何为中国 " 这个话题是赵汀阳谈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他试图对中国的历史性给予一个哲学解释。在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 " 中国如何生长 ",收录了作者谈论 " 何为中国 " 问题的四篇文章,这些文章始终紧扣两点:一是什么是形成中国连续性或历史性的内在动力结构;二是什么是中国在历史中被不断复制的生存基因。

从 " 天下体系 ",到 " 天下的当代性 ",赵汀阳以他多年来的思考与创作,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以及在世界上的言说开辟了一条思想的道路,为中国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哲学话语权。

赵汀阳所讲述的,所思考的,所创造的,是今天中国在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时对世界秩序的建构提供哲学上的思想能力的故事。这一故事和政治、经济、军事等不同,可能不是一时的热点,但却相当重要,它是一个国家增强自身存在的吸引力,获取话语权的最具 " 软实力 " 的形式。因为他,世界看中国关于世界制度的哲学思考的目光,已然发生变化。

《没有答案:多种可能世界》

赵汀阳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年 4 月

特约撰稿 唐婧(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编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