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5-06
爬楼后突然晕厥,32岁女子险些丧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薛晓慧 记者 严君臣)" 如果没有你们的救死扶伤,我不可能拥有这‘ 32 十 1 ’岁。"5 月 6 日上午,郭女士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康复出院,谁能想到,20 多天前,她还是个昏迷病人,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郭女士是在爬楼梯后突发心肌炎,从送到医院接受抢救,最终幸运在生死线上 " 捡 " 回一条命。

△ 救治中

据介绍,32 岁的郭女士家住启东,平时身体健康。4 月 14 日早上,她爬楼后觉得胸闷、胸痛,大约十分钟后突发晕厥、意识不清,同事和家人立即将她送到启东市人民医院,以 " 心源性休克、暴发性心肌炎 " 入院抢救。在进行了升血压、氧疗等紧急治疗后仍循环不稳定,需要大剂量升压药维持血压,考虑到患者病情来势凶猛,情况危急,随时可能发生心跳停止,启东方面请求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会诊。

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ECMO 小组即刻出发紧急救援,就地实施了 ECMO 治疗,V-A 模式心肺辅助下,患者生命体征初步稳定,当日下午郭女士由 120 转运至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继续抢救治疗。

△ 郭女士和医护人员合影留念

春节以来,不少新闻报道抢救新冠肺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需要用呼吸机治疗,但在患者的肺部病变非常严重、呼吸机也无济于事的时候,还得使用救命神器 ECMO。据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公众号介绍,ECMO 俗称 " 人工心肺 ",即体外膜氧合,是一项体现医院医疗水平的重症救治技术,可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及循环支持,以维持患者的生命。我国仅有 400 多台 ECMO,国内现有 260 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可以常规开展 ECMO 技术。ECMO 设备价格高昂,治疗维护费用高,人力成本也不菲,需配备 " 豪华技术 " 阵容的医护人员团队。

总之,郭女士需要使用 ECMO 维持生命,可见她的病情有多么紧急而严重。而数据显示,即便使用了昂贵的 ECMO,也不一定能把患者从鬼门关上拉回来,救治存活的患者比例仅为 55% 左右。而这位郭女士是幸运的,她及时送医,启东与南通两地医生密切联系,无缝对接,通大附院 ECMO 团队的医务人员到达启东后,快速为她实施了 ECMO 治疗,在全程密切监护下转运到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

ECMO 的治疗管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在郭女士昏迷抢救的日子里,通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竭尽全力,精心救治,为她评估心脏功能、监测血容量、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抗病毒、营养心肌等,医生们每天都要给她做 2-3 次床旁 B 超进行评估,专业护士更是 24 小时守在床旁、分秒不离。病程中并不一帆风顺,郭女士出现肝素相关的血小板减少、肝肾功能异常等多次危险,都被医护人员化险为夷。

△ 康复中的郭女士

4 月 20 日是郭女士的生日,这一天,她撤离了 ECMO,4 月 21 日,郭女士意识完全清醒,她称自己现在是 32 十 1 岁。

醒来后的郭女士对医护人员非常感激,她说自己在昏迷中总是做噩梦,睁不开眼睛,但是只要有一点点意识的时候,耳边听到的,身体感受到的都是医护人员对她最真切的关心。她知道医护人员都在拼命救她,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他们,放心又踏实。当她醒来时,医务人员欢呼欣喜,那种幸福感和她的家人一样。

△ 给医护人员写来感谢信

昏迷中那些熟悉的声音都是来自谁?醒来后没几天,郭女士就记住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名字。可以写字后,郭女士在病床上几易其稿,以一封感谢信的形式,写下了自己病中的体验和对医务人员的感恩。

(通讯员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