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日子里,有时会想念一碗阳春面,
阳春面,看起来简单,其内容可是丰富。
一碗阳春面,吃的是面,
更是一份人情味。
你知道吗?无锡有 2000 余家面馆!陕西面馆、重庆面馆 …… 越来越多的外地面抢滩做特色,但是,无锡人永远忘不了属于自己的那一碗无锡早面!无锡人的早面文化,你了解多少?
过福来
百年来,无锡人一直传承着过福来老字号的手艺
老一代的无锡人也一直没忘记这老味道
如今,过福来带着回忆与情怀,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
新推出的面也不错呢,简简单单
少许猪油、一咪咪糖和料汁,清爽而不清淡
面条有韧劲又滑爽,搭只浇头就是美美的一顿。
矮脚楼
众所周知,矮脚楼以面起家
好面要劲道,有嚼头,不粘牙,要做到这些绝非易事
矮脚楼的生面,有专门的作坊,按照祖传要求加工
汤的讲究就更大了。汤料必须要正宗的草鸡为主要吊汤原料
汤汁沸后,还要加上猪骨、黄鳝骨等
这些干汤原料一定要洗净、去油
使其不油不腻,直到汤清味鲜,透明如清水一般。
新万鑫银丝面馆
因面条爽滑,味道鲜美
在无锡众多面馆中脱颖而出,名声大振
无锡地界上的士绅商贾多有光顾
荣德生先生就经常坐包车来店里吃 " 万兴面 "
新万鑫的汤底有个特点就是不加鱔骨
新万鑫的面汤以 " 清 " 为特色," 鳝骨会使汤底发黑
猪骨、老母鸡、肉皮入汤前必须焯水,熬汤时一定要文火慢煮
生姜不能多放,以免遮了汤底的天然鲜香。"
功德林
" 功德林 " 的一天,是从清晨那碗热腾腾的素浇面开始
做了几十年的师傅每天都要下几百碗。
功德林后厨这锅高汤每天 5 点就开始煮
淡酱色的汤头光洁油亮,还飘着芝麻,面浸在汤里格外精细
几颗香菜碧绿,加上鲜甜可口的浇头,着实丰富
还有姜丝和酱碟,搭面吃最灵!
井梅故里酥面馆
井梅故里是以排骨酥面而出名的酥面馆,收获了无数食客的喜爱
招牌系列也出现了不少网红爆款。
筋道的手打鸡蛋面,新鲜的原料食材
用心让你把幸福装进肚子里
肥美的太湖母蟹,三只仅得三两蟹粉
井梅将这份难得好味只赋予一碗好面。
卜岩面馆
老吃客中口碑较好的面馆,老无锡口味
红烧划水和响油鳝糊为店内必点菜之一
口碑很好所以吃客很多
面的汤头会有一点甜,面很劲道。
楼上楼面馆
这家店是无锡面馆的老字号了,味道当然没得说
老无锡早餐都会喜欢来碗姜丝面的,地理位置也很好
所以生意兴隆也是正常
店里个老式面 最喜欢吃,料很足,罗宋面汤很好喝一大碗,味道很香浓
另外店里除了供应面外还有点菜,吃面的同时多了种选择
学前街那家店吃的最多可惜关了!
夏联福记面馆
夏联福记面馆也是无锡面祖宗们经常光顾的老店啦
这里从面条到汤底都是自家制作,保证了面的品质。
面条每天制作两次
一斤面加 2 两多的鸡蛋
除了少许的碱和盐
其余一概不放,新鲜健康。
每天早上吃面的人都好多,有时候满座得等上好一会儿
清澈的白汤细面,撒上葱花,看着就清爽
咸淡适合,百叶豆芽,软糯脆爽,再来碟细薄姜丝
放点糖醋拌拌,合着面条一起吃点,还可以驱寒。
十面春风
春风十里,不如十面春风。十面春风的面款式很多
浇头也多,几乎来店的每一位客人都有自己心动的一款面。
十面春风的面条来自私人定制
面条劲道,不黏牙,不夹生,爽弹可口
即使是没有牙的老人、小孩也可以轻松咬动。
面汤是用大骨汤等原料熬制 4 小时而成
分为红汤和白汤,适合不同口味人群。
老西门面馆
这家面馆也不知道在西门多少年了
反正面馆对面的酒店开了关关了开
几换门庭,这面馆还是生意兴隆
这里面的浇头很多,量也足
店内一副《好人做好事说好话下好面》的书法道出了店主的经营理念
这里也是真正无锡味阳春面十大名店
面汤什么的都不错,符合无锡人口味。
大荣世家
大荣世家在无锡一开始就是做面的
在中桥,生意一直很好,特色的大肠面不得不试
这里面的浇头也多的,味道符合无锡人的口味
价格实惠,来的多是周边的街坊邻居,吃了好多年的那种。
拱北楼
拱北楼面馆创办于 1863 年,距今有 100 多年的历史了
是无锡市有历史记载中的最老的一家餐饮店
来这吃面,大抵多为重温儿时的记忆吧!
拱北老式面汤白味鲜,表面油很厚,面放了一会儿才吃
烂是很烂,不过一点都不黏糊。
最后模拟一下无锡人去面店吃面。一位无锡老面客走进面馆,要一碗雪菜肉丝面,通常是这样,先跟收银台说:" 雪菜肉丝面一碗。" 付钱后,将筹子(现在是票)交给服务员,同时就要交代:" 红汤、宽汤、断生、重香。" 服务员心领神会,就去交给厨师了。
" 宽汤 ",即汤要多一些;" 重香 " 指 " 香头 " 要重," 香头 " 就是葱花或蒜叶," 重香 " 也就是要多放些葱花或蒜叶。
你最喜欢哪一家的早面呢?快来评论吧
来源:江南晚报
(编辑 窦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