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2 日是第 109 个 " 国际护士节 "。5 月 11 日上午,为致敬援鄂护士," 登封——援鄂护士上头版 " 分享交流会在深圳晚报会议室举行,本报邀请深圳援鄂医疗队中的 7 名护士代表与媒体交流座谈,分享自己在湖北武汉、监利支援救治患者的经历和感受。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邓自强向投身抗疫一线的护士们致以衷心敬意,并为 7 名护士现场赠送晚报定制纪念头版。5 月 12 日护士节当天,深圳援鄂医疗队的所有护士将登上深圳晚报头版。
▲ " 登封——援鄂护士上头版 " 分享交流会现场。
▲到场参加分享交流会的援鄂护士代表。
为深圳所有援鄂护士定制纪念头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先后派出 5 支医疗队总计 77 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武汉、荆州监利支援当地抗疫工作,其中护士共 45 名。医疗队员们勇于担当、拼搏奉献,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做到了零感染、零意外、零事故,为湖北保卫战做出了深圳贡献,体现了深圳担当。
每位投身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身后,都有来自丈夫妻子、父母儿女的绵绵牵挂,还有同事领导、朋友同袍的脉脉注视。为了给远赴他乡奋战的战疫人员送去亲人的关爱和鼓舞,助力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中获得温暖、安宁和喜悦,2 月下旬,作为一份深入家庭、贴近市民的主流媒体,深圳晚报参与、发起了安心家书的行动,一封封来自夫妻、母子、父女、兄妹、同事的书信源源不断汇集到深圳晚报," 安心家书 " 覆盖深圳所有援鄂医疗队队员。100 多封家书陆续在深圳喜马拉雅 " 安心家书 " 有声栏目予以播出,并同步在《深圳晚报》刊登。
▲深圳市中医院援鄂护士丁晓英接受深圳晚报头版特制纪念相框。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援鄂护士胡丁玲接受深圳晚报头版特制纪念相框。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援鄂护士胡荣接受深圳晚报头版特制纪念相框。
▲深圳市中医院援鄂护士王海洋接受深圳晚报头版特制纪念相框。
▲罗湖区中医院援鄂护士杨艳接受深圳晚报头版特制纪念相框。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援鄂护士侍苏州接受深圳晚报头版特制纪念相框。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援鄂护士徐佳卿接受深圳晚报头版特制纪念相框。
利用护士节的契机,深圳晚报将一封封家书制作成定制的纪念头版,向每一位护士送上晚报的一份心意,表达一份来自媒体的敬意。此外,5 月 12 日护士节当天,深圳援鄂医疗队的所有护士将登上深圳晚报头版。
▲深圳晚报领导与援鄂护士代表合影留念。
在抗疫一线发扬护士职业荣光
分享交流会上,来自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和罗湖区中医院的援鄂护士分别分享了自己在湖北武汉、监利支援救治患者的经历和感受。
▲侍苏州。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侍苏州说,在此次共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全国各地援鄂的医护工作者共计 4 万余人,其中 70% 是护士。" 这次疫情让我切身感受到护士身上的专业担当、人文关爱和奉献精神。在护士节到来之际,我期待社会更加重视护士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推动护士群体为社会卫生保健事业做更大贡献。" 侍苏州说。
▲徐佳卿。
北大深圳医院急危重症中心 ICU 护士长徐佳卿说,凭借着长期的专业培训和经验积累,他和同事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充分利用一切条件 " 就地取材 ",建造了一个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 的重症监护平台和团队。" 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就和解放军一样,只是我们面对的战争没有硝烟而已。护士是离病毒最近、与患者接触最久的人,但这也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还有许多行业的工作人员都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国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胜利离不开全社会上下的精诚团结。" 徐佳卿说。
据悉,深圳晚报近期将以不同形式,向我市援鄂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赠送 " 安心家书 " 定制头版纪念相框。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