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技能成立身之本,磨练技艺启成才之路。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下,今年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但高级技工、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仍然受到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近日,记者从我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公办院校——深圳技师学院了解到,该学院 2020 年度毕业生共计 2010 人,目前 99.9% 已落实就业单位,不少学生进入华大基因、腾讯、大族激光、周大福等知名企业工作,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可谓逆势飘红。
▲深圳技师学院校园。
超 50% 毕业生进入行业知名企业工作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深圳技师学院签约合作培养 ICT 人才。
今年,深圳技师学院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再创新高,除了 2 人因身体原因暂未落实就业外,其余 2008 名学子全部顺利实现 " 毕业即就业 "。此外,在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中,50% 以上进入深圳市相关行业的知名企业工作。
一直以来,该学院结合深圳市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导向,在开展技能人才供需调查和成立专业评审委员会的基础上,确保学院专业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目前该学院设置 37 个专业,涵盖高端服务、智能制造、战略性新兴和传统优势等产业,基本建立与深圳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除了精准把脉产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技能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多年来,该学院持续构建 " 高端引领 深度合作 " 校企合作体系,与近 200 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与华为、腾讯、宝马等世界 500 强企业共建多个特色学院。在专业建设、科研技改、订单培养、实习就业、员工培训等方面携手打造,实现共赢。
据统计,今年深圳技师学院的 136 名学生进入华大基因、迈瑞医疗、国药集团、科兴药业等深圳医药生物行业知名企业工作,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药品、设备等物资的生产销售中;201 名学生进入深圳机场、深圳地铁、水务集团、大族激光、顺丰速运等省市百强企业工作;175 名学生进入宝马汽车、蒂森电梯、周大福、周生生等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工作。
百余学子提前 1 至 3 年实现 " 就业锁定 "
▲超百名毕业生进入华大基因集团工作。
人才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人才的发展更需为之计深远。从 2016 年开始,深圳技师学院于全国首创 " 新型学徒制 " 培养模式,开设了全国第一个按照德国 " 双元制 " 职教模式进行培养的班级。在帮助学生确立 " 入校即入企,学习领工资 " 的职业规划的同时,也有助于满足企业稳定的招工需求,培养有能力、同理念的技能人才。在今年的毕业生中,共有 167 名学生参与 " 新型学徒制 " 培养。
从 2016 年与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 " 银宝山新模具班 " 开始,近年来,深圳市技师学院与深圳园林股份公司、周大福、宝马汽车等企业也陆续合作开展 " 新型学徒制 " 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培养的学子提前 1-3 年就已实现 " 就业锁定 ",许多贫困生入学后还能享受学费全免以及享助学金、生活及交通补贴,部分优秀学子甚至在实习期就获得了去海外培训的机会。
深圳永利八达通物流有限公司是深圳跨境电商与国际货运龙头企业,与该学院开展 " 新型学徒制 " 合作的第一批 38 名学生已全部毕业并走上企业管理岗位。其中,数名毕业生年薪逾 20 万元,两名毕业生成为物流行业职业经理人,年薪超过百万元。该公司总经理陶永庆说:" 每年我们都希望多‘抢’一些毕业生,如果能提前一年与学院毕业生签订合同,‘锁定’高技能人才,我们非常乐意提前给学生发工资、缴社保。"
技能学子在世界级舞台大放异彩
▲近年来累计向深圳地铁集团输送近 2000 名毕业生。
" 未来的路很长,我会努力保持一颗‘匠心’,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游戏设计师。" 来自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的何定钧如是说。在 2019 年 8 月举办的第 45 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他斩获 3D 数字游戏艺术项目银牌,获得当年深圳市最好成绩,也创造了我国选手在该项目上的历史记录。
何定钧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学院的倾心栽培和专业大师的悉心指导。近年来,深圳技师学院大力开展 " 工学一体化 " 教学改革,引进龙头企业的技术标准、真实项目、认证体系和企业文化,试点技工教育 "1+X" 评价模式,促进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与岗位工作内容、企业用人标准有机衔接。同时,学院还实施 " 大师领航计划 ",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技能大师担任学校客座教授、专业顾问或兼职教师,保证专业课教师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到企业生产实践,打造技艺精湛的 " 双师型 " 师资队伍。
近年来,深圳技师学院学生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技能大赛,斩获 2 枚银牌、2 枚铜牌、2 个优胜奖;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荣获金奖和铜奖。这些努力,不仅帮助技能人才深入了解世界职业技能发展的前沿趋势,也推动他们成为技能强、肯吃苦、敢创新的新时代青年 " 工匠 "。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