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科技 2020-05-15
小扎测评 | 魅族17:「未成年」魅族的关键一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对一个人来说,17 岁意味着即将迈入成人的世界。

对魅族来说,17 岁意味着要努力活下去,尤其在 2020 年。

过去几年中国手机市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强,市场统计机构在 2017 年份的报告就指出,包括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在内的 Top5 厂商就占据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的八成以上。

到了 2020 年第一季度,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整个行业都在经历下滑,Top5 以外「其他」手机厂商的份额更是直接从去年同期的 9% 锐减至 3.4%。整个手机行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上周,「断更」半年之久后,魅族总算带着 17 系列重新回归舞台。

没有意外,魅族 17 和今年其他国产旗舰一样发生了不少变化:支持 5G 了,屏幕上了 90Hz 高刷(甚至支持 120Hz),设计上也选择了挖孔屏方案,后置镜头组也上了四摄。

但还是有些不同,近乎一致的屏幕边框,对称式的横排四摄以及挖孔上的环形电量,这些设计其实都在彰显魅族式的「和而不同」。

不过消费者买不买账,一切还是都得落回魅族 17 的产品表现。

尺寸:77.2mm x 160mm x 8.5mm

重量:199g

屏幕:6.6 英寸,比例 19.5 : 9

魅族 17 在 ID 设计上并没有采用陶瓷后盖,虽然这样无法与一众友商的产品拉开差异,好处则是更轻的机身重量。

不过,魅族 17 的 199g,对部分今年要换机的用户来说,或许还是要有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毕竟今年以来的几款旗舰,普遍又都要比以往的要重。

魅族 17 算好的了,配合一贯打磨的手感以及 AG 玻璃工艺,就算我这种不太喜欢「分量感」的用户也不会挑上什么问题。再来看一组机身尺寸数据:

魅族 17(宽 77.2mm,高 160mm)
一加 8(宽 72.9mm,高 160.2mm)
小米 10(宽 74.8mm,高 162.6mm)

魅族 17 的机身明显更胖。事实上,相比今年机身整体「更修长」的趋势,魅族 17 的机身都要更宽一些,对于我这种手小的用户,刚上手确实需要适应一下。

要适应的还有后置镜头组。

好看与否不做评价,相信各位自有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设计确实相比其他手机有了差异化特点,并且落到细节,依旧很魅族。

魅族 17 后置镜头的设计很容易让人将中间的环形闪光灯误以为是第五颗摄像头,但魅族可能只是想兼顾视觉的对称和美感。同时作为魅族长久以来的一项特殊设计,环形闪光灯也一定程度上象征了魅族在设计上的延续性,从魅族 Pro 6 的后盖开始,到魅族 16s Pro,再到魅族 17,乃至前面板。

与以往不同,魅族终于放弃了对称式的全面屏方案,转而采用主流的挖孔屏方案。同时魅族将直径 2.99mm 的挖孔(前置摄像头)的位置放在了屏幕右上角,还设计了环形电量显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挖孔在视觉上影响。

而按照魅族科技营销负责人万志强的说法,这种转变的背后主要由于对称式方案在屏占比的提高上走到了尽头。

但据官方数据,魅族 16s Pro 的屏占比为 91.53%,魅族 17s 的屏占比为 92.2%,提升不到 0.7%。

如果单从屏占比数据的变化来看,转而采用挖孔屏实在缺乏意义。但就「全面屏」的视觉感受,换上挖孔屏方案的魅族 17 无疑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魅族也在尽可能统一屏幕四边框的宽度,将下巴做到 3.3mm 已接近其他三面边框的宽度。

息屏下更能看到魅族的努力。而白色边框也远比黑色边框更能直观感受到,手机厂商们在追求全面屏上的努力和进步。

120Hz

屏幕刷新率:最高 120Hz

峰值亮度:1100nit

PPI:390

(以下内容全部基于魅族 17,系统版本号:Flyme 8.1.1.0A)

坦白讲,如果是在 5 月 8 日发布当日来评价,魅族 17 的配置实在乏善可陈,尽管核心的硬件上几乎都采用了旗舰级的规格,但问题是类似的配置早在年初就有了。

直到发布会结束第三天。

5 月 11 日,魅族官方宣布「解锁彩蛋」——魅族 17 系列将新增 120 帧高刷新率尝鲜模式。

消息一出,199g 不重了,防抖也有了,魅族又香了。

总结一句话:人是善变的,120Hz 是香的。

到 5 月 13 日,魅族率先向媒体机用户推送了更新,我们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体验,结论是:香中仍有不足。

首先,尽管提升没有 60Hz 升级 90Hz 感知明显,但 120Hz 确确实实比 90Hz 模式更加顺滑,也更符合我们对旗舰的期待。并且你要考虑到,目前支持 120Hz 的 OLED 旗舰售价均在 5000 元以上,而魅族 17 起售价只是 3699 元。

但问题也来了,至少在推送的首个版本上,开启 120Hz 模式后仍有一些问题,除了意料之中的续航影响,120Hz 模式下还会出现偏色问题。

需要强调这是支持 120Hz 模式的首个版本,后续可能还要经过几次系统更新才会推给零售版,魅族也告诉我们,这项功能还在优化中。此外,120Hz 模式也被单独放在「实验室」,以避免小白用户误启用。

而在 90Hz 模式下,魅族 17 的屏幕显示就表现得非常稳定,激发亮度 1100 nit 也能保证户外的实际使用,还有 180Hz 触控采样率、SGS 护眼认证等,整体的观感也符合对 4000 元档旗舰的预期。

SoC:骁龙 865

电池:4500mAh

充电:最高 30W

后置相机:6400W 广角 +1200W 超广角 +500W 微距 +1200W 人像

好了,既然高刷成了魅族 17 的一大亮点,具体到游戏体验,骁龙 865 以及散热系统的表现又是如何?

通过第三方工具开启《和平精英》90 帧 + 高画质,魅族 17 整个游戏体验过程帧率都接近 90 帧,不过相比默认 60Hz 模式下发热有一定提升,但还在游戏接受范围内。

然后我们再进一步,开启 120 帧 + 高画质进行体验。发热进一步提高,主要集中在机身上半部,以音量键附近发热最为突出。而在帧数表现上,一局下来基本都在 100~120 帧区间内,还比较稳定。

实时 FPS:117.9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魅族 17 这次依然搭载了超线性立体双扬声器和横向线性马达,整体的调教也相当不错的,游戏过程深有体会。

而在续航部分,过去这段时间我一直将魅族 17 作为主力机使用,重度使用下一天一充,完全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日常使用。倒是 30W 的有线快充,相比友商动辄 60、65W 的高功率快充确实不够快,但满足日常的快充需求也绰绰有余了。

实测从 20% 开始充入,10 分钟充至 44%,45 分钟充至 84%。此外,最新的系统更新还支持了亮屏快充,也能满足一些人的快充需求。

至于相机部分,先看样张:

经裁剪

主摄,夜间模式

主摄,正常模式

超广角

相机上,魅族 17 最大的亮点还是索尼 IMX686 主摄,这也是目前非定制传感器中的头牌,整体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不过相对而言,夜间样张涂抹较多,包括在室内开灯情况下,稍微放大猫咪的样张也能看到明显的涂抹。这是算法可以改善的,希望后续的更新能进一步优化。

而同时,魅族的直出色彩一直不错,到 17 也延续了一贯的水准,再加上动态范围的提高,整体的成片率已经比较高了。

至于超广角部分,没有像 Pro 版采用较高规格的镜头是个遗憾,目前整体的表现还比较一般,比如大光比下较容易出现紫边现象,边缘以及暗部的画质也不太理想,这些问题都希望魅族能在后续更新中持续改善。

除了上面说的广角主摄和超广角镜头之外,魅族 17 还配备了微距和人像镜头。但这颗 1200W 人像镜头并不参与实际成像,主要起到拍摄人像时的辅助作用,而 500W 微距镜头素质还算不错。

亮点:最高支持 120Hz,手感优秀,性能释放稳定

不足:镜头组合较弱,快充略显不足

售价:3699 元(8+128GB)

推荐指数:★★★★☆(满分 5 星)

一周前的发布会上,万志强说,魅族 17 是魅族史上从设计到量产,花费时间第二长的手机。再早之前,他在 4 月 24 日的微博上就谈到了疫情带来的麻烦,尤其是魅族 17 最后研发阶段的疑点攻关。

很快,4 月才开始量产的魅族 17 也遇到了产能和销量的「甜蜜烦恼」。

5 月 11 日,魅族 17 开启首轮销售,瞬间售罄。

5 月 13 日,第二轮现货销售同样迅速售罄,官方致歉,并宣布下一轮将在 5 月 17 日 10 点。

一方面,魅族 17 在市场上受到一定认可,但另一方面魅族在产能上还是需要再加把劲。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曲线往往在最开始就处于高峰,初期供货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销量。如何尽快保证供货充足,这是属于魅族需要花力气解决的课题。

以上照片均由本文作者拍摄。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江冬冬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