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刘家强)蒋某自家的老房子正面临拆迁,旧房要换成新房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可随之来了一桩烦心事。原来,蒋某的继母张某在十几年前便离开蒋家,2017 年蒋某父亲病故时,她也没回来。2019 年,继母张某的亲生儿子却来到了蒋家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蒋某父母离婚后,父亲老蒋和丧夫的张某于 1977 年登记结婚。婚后的二十多年里,一家人倒也相安无事,平平静静地过着日子。后来,张某突然离开蒋家,回到常州和亲生儿子住到了一起。这一走就是十几年。
对于张某的离家,双方各执一词。蒋某说,父亲和张某结婚后,二人矛盾颇多,张某离家出走时未告诉家人,将户口迁出后便杳无音信,父亲在 2017 年病故时都没见过张某回来。
张某说,自己是和老蒋产生争执并遭家暴后才离开蒋家的,离开后和老蒋还有联系。老蒋生病住院及病故,自己之所以没回来,是因为蒋家的人没有通知过她。
2019 年,蒋某接到通知,自家的房子列入了征收范围,即将面临拆迁。正当蒋某为拆迁做准备时,张某的亲生儿子来到了蒋家,称蒋家的房子有母亲张某的份额,张某要求享受拆迁利益,否则不会在拆迁补偿协议上签字。蒋某气急之下,将张某告上了法庭,要求确认蒋家的房子由自己继承。
审理中,双方围绕蒋家房子的建造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蒋某称,老宅子翻建时父亲建造了一层,自己在第一层的基础上又加盖了两层。张某却表示,老宅子翻建时,自己和老蒋一次性建造了两层的,而第三层是蒋某加盖的。
不同的建造情况直接影响到双方切身的利益。蒋某为证明自己的主张提供了老宅子建房时的用地申请书和多位证人,张某却无有利证据向法院提供。
正当案件的审理向有利于蒋某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法庭注意到蒋某提供的证人的一个无意间的陈述 " 农村里盖二层小楼,都是要把原来老房子拆掉的 "。抓住这个关键信息,法庭详细询问了蒋家房子的建造情况,又对蒋某提供的其他证据的情况进一步进行了核实,最终弄清楚房子的建造情况。
原来,最初的老宅子是一层的建筑,老蒋决定改善居住条件,于是拆掉一层的老宅子,然后在原址建造成两层的小楼。这符合当时当地人的改善性建房习惯,即证人所述 " 农村里盖二层小楼,都是要把原来老房子拆掉的 ",在原有宅基地面积不变情况下,加盖成两层小楼是当时普遍的做法。而并非蒋某所说," 原来房子翻建时只盖了一层,自己又加盖了两层 "。面对证据存在的多处疑点,在法官的释法明理下,蒋某承认房子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在张某离家之前一次性建造的。
根据房子的建造情况,蒋家房子中属于老蒋的遗产范围是第一层和第二层面积之和的 40%,而蒋某对老蒋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予多分。经审理,法院依法确认张某继承老蒋遗产中 25% 的份额,蒋某继承 75% 的份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