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宗青)家庭藏书量达 3000 本,家庭成员每年的纸质图书阅读量约 30 万字 …… 这是南京市鼓楼区江东街道清河新寓社区的一户书香家庭,父母带着孩子,将读书这件美好的事变成 " 家常便饭式 "。" 读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情感。" 这家女主人王秀慧告诉记者。今年 40 岁的她,也因为阅读,做到了既有琐碎日常,也有浪漫远方。
△疫情期间王秀慧在卡点志愿执勤
读书是一件快乐的小事,却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王秀慧本人学的专业正是教育学,读完硕士后在一家企业从事文案方面的工作,她觉得读书和工作固然相关,但是读书对于工作的影响不止于此。她最近正在读《呼兰河传》,是专业之外的书籍,对于她和孩子而言,阅读让母女都拥有了一颗积极的平常心。女儿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没有明显的叛逆期,母女俩也没有因为作业而鸡飞狗跳过。
△阅读成为全家人的日常
" 孩子不算特别拔尖,也没有得过什么大奖,但是对学习很感兴趣,主动学习。" 王秀慧最初的育儿理念也是来自于书——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手册》,这本书的作者所分享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影响了无数教师和年轻父母。王秀慧养孩子的过程很是平静融洽,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她就坚持每天睡前阅读绘本,这些绘本之后又被整理得干干净净,捐给困难地区的孩子。
△王秀慧家里的书柜
王秀慧也不记得女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主阅读的,第一本正式啃的大部头是《西游记》," 之前读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西游记》连环画,我给她念,孩子记性好,都能背上,然后就开始读了。" 之后也读《水浒》、《薛仁贵征东》之类的书,今年的超长寒假又读了《红楼梦》,用孩童纯净的眼睛理解了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人生起伏,还顺手解决了课文里的一篇小作文。作文名叫《她怎么了》,孩子写了薛宝钗,表达精准而俏皮。
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来说,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是可见的,但并不可怕," 因为看到书里的人物,薛仁贵、程咬金,也要面对许多艰难险阻,我们的这些事儿就不算什么了。" 女儿的开阔让王秀慧很高兴,她觉得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无论性别和年龄,开卷皆有益。
读书是 " 家常便饭式 ",润物无声却影响至深
作为妈妈,王秀慧对培养阅读习惯并不刻意,她和先生爱读书,就惦记着买书,书买回家后全家随手拿起来就读。女儿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也觉得读书是生活中本来就该存在的一件事,每天回家立即完成作业,因为急着想看书。如此一来,作业是不用催的,拖拉之类的问题很少,这也算孩子热爱阅读带来的另外一个意外之喜。
△王秀慧家里的书柜
王秀慧介绍说女儿所在的小学和班级,都特别重视学生阅读,除了一年一度的读书节,以各种形式分享阅读书目和阅读体验,班级还设置了读书角,孩子们每人从家带几本书放到那里,进行分享和交流。在读书角里,可以读到其他同学喜欢的书," 女儿最近读了《骆驼祥子》,对黄包车很感兴趣,说真想穿越到那个时代啊!" 在阅读的世界里,孩子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他们家也被学校评为 " 书香家庭 "。
△参加公益读书活动
买书和读书成为王秀慧家的日常,她经常带着孩子去家附近的江东凤凰云书房参加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也由此获取更多关于好书的信息。女儿小时候读过的一些绘本,都被王秀慧打理得干干净净,捐给公益组织,与远处的贫困儿童进行 " 共享 " 阅读。因为坚持公益,王秀慧一家获得过 U 来公益奖章和 " 水滴筹 " 捐赠爱心奖章,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又被湖北省慈善总会授予 " 募捐爱心大使 " 称号。
书香润德,王秀慧夫妇通过带着孩子阅读,找到了一条建设美好家庭的路径。" 尊长护幼、勤俭踏实是他们家的家风,幸福社区也是由一户户这样的家庭构成的。" 清河新寓社区正推选这户人家为 2020 年鼓楼区 " 最美家庭 "。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