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08
深晚报道|介入手术成功拆除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 松岗人民医院为八十多万居民健康添“神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宝二医(集团)二总医院(松岗人民医院)利用新引进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成功为多名患者拆除体内的 " 定时炸弹 "。该院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实施的介入手术,填补松岗、燕罗地区此项新技术的空白,为辖区八十多万居民的健康又增添一 " 神器 "。

介入手术成功拆除患者腿上 " 定时炸弹 "

今年四十来岁的老刘(化名)最近坐大巴回了趟老家,11 个小时的车程除了有些疲惫,老刘并无其他不适。谁知一个星期以后,老刘发现左下肢莫名出现浮肿,且逐渐加重,同时伴有酸胀、腰痛等症状。他原本以为是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好。停工休息后,老刘的腿部肿胀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便赶紧到医院就诊。

医生接诊后立即安排老刘做了左下肢动静脉彩超,结果发现老刘的左侧髂总静脉至左下肢静脉内呈现弥漫性实质异常回声,考虑形成深静脉血栓,将他收治入院。在心血管内科病房,医生为老刘进行了常规的静脉溶栓治疗,但复查的 B 超结果提示血栓仍然存在,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 这些藏在患者体内的新鲜血栓犹如一颗颗‘定时炸弹’,随时会随着流动的血液跑到的肺部、心脏等重要器官,堵塞血管,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即使血栓不到处乱跑,长期留在血管内也会损害患者的运动功能。可通过做介入手术就可将其体内的血栓取出来,消除隐患。" 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锁龙说。

最终,在完备的术前评估与准备下,放射介入医师为老刘在大型成像设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俗称 DSA)下精准插入各种导管,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去除栓子脱落引起肺梗死的风险,反复挤碎及抽出血管内的大量血栓,拆除了埋藏在体内的 " 定时炸弹 "。次日,老刘下肢浮肿减轻,疼痛明显好转。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老刘现已康复出院,返回工作岗位。

八十多万居民健康再增添一 " 保护神器 "

老刘的成功诊治是该院通过介入手术引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鲜活案例。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投入使用以来,该院已完成 80 余台心脏介入手术,10 余台神经介入手术,并成功救治了 3 例肾动脉破裂出血患者,3 例支气管动脉出血所致大咯血的患者,2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以及 1 例高龄胆总管结石致严重感染及黄疸的患者。

目前,该院开展的心脏、神经、周围血管及综合介入诊疗项目填补了松岗、燕罗街道在该项技术的空白,为辖区八十多万居民的健康又增添一重磅 " 保护神器 "。同时,该院也成为继宝安区人民医院后,宝安区第二家由放射科医师利用 DSA 开展周围血管介入手术和综合介入手术的综合医院。

据该院介入手术室负责人鲍俊初介绍,介入手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诸多系统疾病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现已广泛应用在心、脑及周围血管疾病中。其原理是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内,对疾病进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不同于传统的治疗方式,它通过医学影像设备的直观成像,扩大了医生的视野范围;借助导管,导丝延长医生的双手;对于病变部位直接进行诊治,做到精准施治;它的切口 ( 穿刺点 ) 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必须手术的外科疾病或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内科疾病,如心梗,脑梗,脑出血,周围血管畸形、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与传统手术相比介入治疗无需全麻,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治疗病变精准,效果好的特点。

心血管内科主任张锁龙提醒大家,下肢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有些人由于职业、疾病、生活习惯等原因,需要长时间使下肢保持同一个固定姿势,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血管堵塞,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对于长期从事站立工作的人群来说,最好穿静脉曲张袜,使小腿和大腿间形成压力顺差,进而促进静脉血回流,这样既能防止下肢静脉曲张,也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对于广大市民而言,在需要长时间乘坐飞机、车、船等交通工具,或长时间上网时,一定要多喝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同时也不要忘了经常起来活动一下,屈伸脚踝、按摩小腿、适当进行腿部运动,以保持血液持续流动,防止血液凝固及血栓形成。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通讯员 蒋娇 编辑 孙中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