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10
深晚报道 | 福田探索中心城区治水新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工作人员展示河流水与纯净水的对比。受访单位供图

水体一日不清,治水一日不停。福田区秉承让水更清、景更美的决心,高起点规划、高品质投入、高质量建设,精雕细琢,全面发力,在雨污分流、清污分离、清洁护河、污水零直排等方面下足 " 细功夫 ",苦练 " 绣花功 ",推动治水从 " 治污 " 向 " 提质 " 转变。如今的福田,管网 " 通 " 了、暗涵 " 亮 " 了、河水 " 清 " 了、湖泊 " 碧 " 了,辖区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初步探索出一套中心城区治水新模式,全面助力福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城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区。

雨污分流全覆盖 管网 " 通 " 了

福田全区现有市政管网 1300 公里(污水管 505.8 公里、雨水管 795.07 公里),排水设施建设早,相对较为完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全面推动源头治污,福田区按照 "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关键在排口 " 的治理思路,强力推进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2017 年以来,组织实施正本清源 " 百日攻坚行动 "、" 攻坚 2018 行动 " 等,完成 1410 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实现全区 2114 个排水小区 100% 达标。同时,协同市水务集团组织对辖区 332 个排水口开展 " 净口行动 ",全面查清整治辖区排水管网问题,并对缺乏管理的排水沟渠,如广深高速排水沟、福荣路旧村雨水口等进行整治,全面消除黑臭。

清污分离消黑臭 暗涵 " 亮 " 了

同时,福田区直面困难,立足把情况摸清楚,把症结分析透,率先攻坚暗涵治理,探索实际可行的暗渠黑臭水体治理方案,完成福田河上游暗涵、新洲河上游暗涵、皇岗河、凤塘河暗涵清淤截污。整治暗涵总长 34 公里,清淤总量 7.29 万立方米,新建排水管 20.1 公里,暗涵水质达到地表水 III 类标准,福田河在全市率先打开截污闸,新洲河在全市率先拆除截污闸,实现清洁基流入河。同时,设置安全出口反光等指示性标识,在暗涵主涵内安装照明、可视化视频监控设备,新洲河共计照明灯 496 个,反光标 100 个,路标 20 个;福田河共计照明灯 295 个,反光标 60 个,路标 14 个,建成暗涵综合监控系统,福田区暗涵 " 亮 " 了。

清洁护河总动员 河水 " 清 " 了

在全面实现国考断面水质达标和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目标基础上,福田区秉承让水更清的决心,全面推动治水由工程治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2019 年,以河长制为抓手在全区全面开展 " 清洁护河 " 行动,切实提高河湖管理保护水平,有效改善河道周边环境卫生。2020 年继续深入推进,在全区开展 " 污水零直排 " 创建行动。目前,福田河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Ⅳ类标准,深圳河(福田段)、新洲河稳定达Ⅴ类标准,基本实现 " 水清、岸绿、景美 " 目标。

打造污水零直排 湖泊 " 碧 " 了

在河流治理的同时,福田区积极推进湖泊等静止水体整治。荔枝公园建于 1982 年,是深圳市最早建成的市政公园之一。2019 年,福田区签订军令状,以荔枝湖为试点,通过市政管网雨污分流、小区正本清源、面源污染治理等举措,成功打造全市首个污水零直排示范片区,实现 "013" 目标,即区域污水零排放、透明度达 1 米以上、湖水达到地表水准 III 类标准。

据悉,通过系统治理,福田区治水已从大规模工程措施转向精细化、常态化、专业化、智慧化管理提升。下阶段,福田区将继续通过创建 " 污水零直排 "" 排水管理进小区 " 等举措,实现 " 每一滴水都有人管,每一滴水都有正确的去处 "。

深圳晚报记者 宋月白

相关标签

福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