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是美国作家菲利普 • 罗斯全集中的两部评论集之一,主体部分为访谈录,另有评论文章数篇。
菲利普 • 罗斯作为一个好奇的读者和刁钻的同行,采访了全球各地 7 位杰出犹太作家——普利莫 • 莱维、阿哈龙 • 阿佩尔菲尔德、伊凡 • 克里玛、艾萨克 • 巴什维斯 • 辛格、米兰 • 昆德拉和爱德娜 • 奥布莱恩——从这些作家的成长经历、创作动力和所处的大环境入手,非常直接地向他们发问。他们谈自己也谈同行圈子,探讨了个人所受的创作影响与文学主张,在经历过奥斯维辛、大屠杀、抵抗年代或远走他乡后,如何与自己和解、对外界做出回应,追寻高度个人化的艺术的想象之路。
受访的作家可以说经历了 20 世纪欧洲最为动荡的年代,他们成长或生活的地方(意大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以色列等)是文学、政治、历史和各种思想的活跃之地,无论是其作品还是访谈都有非常诚实深刻的内容。当人人都喜欢判断而不喜欢理解、喜欢回答而不喜欢提问,文学或已成为生活和真实的保存者,它回答我们的问题并且向一切发问。
书中还收录了菲利普 • 罗斯与玛丽 • 麦卡锡的书信交流一篇,罗斯回应了玛丽 • 麦卡锡对其作品的观点;追忆已逝作家马拉默德和《乳房》插画艺术家古斯顿的文章两篇,以及对索尔 • 贝娄作品的评论一篇。每一篇都是专业作家的交流评论,也是优秀读者的优秀书评。
菲利普 • 罗斯是个好奇的读者和专业的作家,他在访谈中评述了同行的作品和文学主张并进一步对作家发问。他的评述精准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这些作家,经常被评论家引用(见于《纽约客》《巴黎评论》等);他的提问总能抓住作家最关切的东西,大家之间的问答和碰撞展示出严肃文学的真正力量。当人人都喜欢判断而不喜欢理解、喜欢回答而不喜欢提问,文学或已成为生活和真实的保存者,它回答我们的问题并且向一切发问。
罗斯采访的 7 位作家虽然都是犹太人,但背景各不相同。他们成长于意大利、波兰、捷克等地,经历过 20 世纪欧洲的各种动荡,自己思考、摸索出了与自己和解、对外界做出回应的方式,这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也体现在与罗斯的对谈中。这些访谈能让读者改变对相关作家的刻板印象,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和他们所处的时代。
例如在第一篇访谈中,普利莫 • 莱维是化学家也是作家,他是奥斯维辛的幸存者,著有《奥斯维辛幸存者日记》《元素周期表》等小说,科学的准确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在他的身上共存。在他看来,被刻在集中营大门上的 " 劳动创造自由 " 是对工作可怕的戏仿,只是一种导致痛苦死亡的惩罚,而他在化工厂的工作和在案头的文学创作则是为了恢复工作的人道意义。
第三篇采访了捷克作家伊凡 • 克里玛。克里玛与罗斯的对谈不仅限于作品,更多地涉及抵抗年代的地下出版和捷克作家们对昆德拉的争议。而随后的昆德拉的访谈则浓缩了两次谈话的内容,讨论了作家本人的生活和小说创作。
《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
(美)菲利普 · 罗斯 著 蒋道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年 5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