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许军 阿里亚 / 文 吉星 / 摄)6 月 10 日,在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明龙团队 " 疑难复杂心律失常新型消融策略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获得 2019 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成果通过消融手术精准消除心律失常,6 种手术方式还写进了全球指南,被国际同行广泛接受。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陈明龙
心律失常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主要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如何通过手术精准治疗疑难复杂心律失常?陈明龙团队对此给出了答案。" 这是我们团队近 20 年努力的结果。"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陈明龙介绍,寻找心律失常的关联组织,方法都是一样,都是通过导管到心脏去寻找,但往往无法精准找到。而陈明龙的团队就是针对疑难复杂情况提供多种新型方法,让医生能够精准找到关联组织,并用对心脏影响最小的损伤,来达到消融最大的成功。
" 消融手术是通过导管,从血管到心脏中找到和心律失常相关联的组织,然后精准销毁。" 陈明龙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通过什么渠道到达那个区域?怎么找到那个区域?这是手术中的难点。" 所以我们要对心脏精细解剖、心律失常心电机制要非常了解,把这两点结合起来去攻坚克难,去选择一个恰当的途径,在精确的部位实施精准消融,这样就能解决病人的疾患。" 陈明龙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每年约有 2500 人进行心律失常消融手术,一些前期治疗失败的病人也通过该手术得到了痊愈。陈明龙团队的 6 种手术方式还写进了全球指南,被国际同行广泛接受。
此外,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领衔的 " 脊柱脊髓损伤的微创治疗体系建立及基础研究 " 也获得 2019 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自 2005 年起,在医院历代骨科专家团队研究的基础上,殷国勇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独立研发,针对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展开系统性的创新研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