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6-11
彩绘画出曾国荃一生,曾公祠将变身秦淮教育史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南京九条巷里的曾公祠,是钟英中学北校区所在。它静静矗立,看着巷子里的车水马龙,听着对面校区里的书声琅琅。

曾公祠是光绪帝为纪念曾国荃,下令建造的专祠,1891 年建成,主要建筑为三进砖木结构的厅殿。

这样一座官式建筑,藏有什么玄机?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它延年益寿,专家们对它进行了 " 考古式 " 修缮。经过一年的努力,如今,高颜值回归。未来,这里将成为秦淮教育史馆,观众可进来参观打卡。

危险,牌楼上部倾斜 20 厘米

"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九弟。公元 1884 年,曾国荃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1890 年死于任上。为了纪念这位大清国的有功之臣,光绪帝下旨建了曾公祠。" 曾公祠修缮项目负责人王新军介绍说。

曾公祠位于南京闹市区,前临九条巷,后踞八条巷,坐北朝南,长 99 米,采用九架梁的形式 …… 王新军说,曾公祠无不显示官式建筑的气派和九五之尊的等级制度。

曾公祠的主要建筑是三进砖木结构的厅殿。第一进正门门口有一座十余米高的 " 八 " 字形雕花砖砌牌楼," 山 " 字形脊顶覆以筒瓦,檐口下为砖雕斗拱,工艺精绝,也是最值得看的地方。

修缮的时候,牌楼也是 " 手术 " 最大的。王新军说,工人揭开瓦片后发现,房子和牌楼并不是连着的。" 牌楼上半部分已经向南倾斜达到 20 厘米。这必须要修缮了,否则会产生安全隐患。" 怎么修?面对这样一座有历史,又保存得非常好的牌楼,文物专家们召开了论证会,修改了之前的修缮方案。修缮的时候,牌楼的每一个零部件,不论是砖、斗拱还是瓦,都进行了编号。然后,每一块进行固定,人工慢慢地剥离,分门别类地放进大木箱。以确保,归位的时候不会出错。

" 牌楼修了半年时间,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 王新军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妙用,仪门门槛过膝是为了拦熊孩子

从牌楼进去,通过大石条垒砌的 " 御道 ",便到了第二进享堂。

享堂也叫仪门。和祠门一样,仪门也是九架梁的形式。从这里经过,现代快报记者发现,中间高高的大门门槛非常高,甚至远远超过了膝盖。

为什么门槛这么高?王新军介绍,这扇门叫 " 将军门 ",门槛高,是为了防止小孩打打闹闹穿过这里,破坏了后殿庄严肃穆的氛围。这是一块灵活的木板,可以拿下来。但是,没有大事发生,这门槛一般不会轻易拿下来。遇到重要活动,可以把门槛抬起,拿下来,人们从中间进入。

穿过享堂,也就进入了大殿。" 前面有开阔的天际线,还有水井,完完整整地表示,这里是有人生活的。前面很阳光,后面很庄重。" 王新军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个交界地带,分隔了前面的人群生活区域和庄严的后殿。

其实,这块高门槛,是这次修缮才恢复的。" 修缮过程中,我们在两端柱子上发现了卯榫。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发现,这里应该有这么一处门槛。因为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变迁,学校使用过程中也有改造。" 王新军说。

玄机,彩绘绘画曾国荃一生

穿过仪门,就到了最后面的大殿。这座专祠里,12 米高的大殿显示着它的庄严。

一走近门口的鹅颈轩,大家的目光就都被房梁上精美的木雕彩绘吸引了。身穿红衣和白衣的文武官员,寓意文武双全;黑色蝙蝠、佛手花和寿桃,寓意福寿双全 ;白鹭和荷花,寓意一路连科;还有三星高照、鹤鹿同春、祥麟飞凤、蛟龙出水、吉祥如意 …… 精美的彩绘,不仅寓意好,还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人生的若干 " 大节点 "。

王新军介绍,大殿的轩廊保存相对完整。所有的木料框架,都是保持原有的结构,进行了加固和修缮。" 这些彩绘,这次修缮专程邀请了山西的老师傅来进行还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将来,曾公祠将成为秦淮教育史馆,公众可以来参观。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静妍 胡玉梅 / 文 刘畅 / 摄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