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自 2016 年 5 月定点帮扶河源紫金县联和村、小古村以来,深圳海关把教育扶贫作为工作重点,动员全关力量、调动一切资源,全力帮扶贫困村提升教育水平。经过 4 年时间的帮扶,联和村、小古村教育工作提质提效。
▲皇岗海关在村小学举办 " 六一 " 助学活动。
连续 3 年坚持 " 金秋助学 "
每年教师节前,深圳海关都会组织 " 金秋助学 ",为贫困村考上大学的学生颁发助学金,支持他们继续深造,通过知识改变贫困命运,并慰问村小学的教师,对他们的坚守和付出表示感谢。深晚记者了解到,这项工作深圳海关坚持了 3 年,先后为 85 名学子提供助学金 30 余万元。
2019 年,深圳海关还引导社会爱心基金参与 " 金秋助学 ",提高助学金额度,为学校更新课桌、加装广播设备,教育帮扶的力度、广度进一步加大。
▲举办 " 金秋助学 " 仪式。
教学环境" 旧貌换新颜 "
据了解,联和村、小古村的小学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联和村村小学教学楼紧挨着后山土坡,存在安全隐患;小古村村小学综合楼墙壁上有多道深深的裂痕,墙面也长满了苔藓,整栋楼岌岌可危,厕所环境也很差。
" 不能让孩子在危墙之下学习 ",获知情况后,深圳海关多方筹集资金,对联和村村小学后山土坡、校道等安全隐患点进行了加固,修缮学校外墙,校园环境明显改善。深圳海关方面表示,下一步还将对两个村的村小学环境进一步完善,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联和村校道。
结对帮扶有温度,扶贫扶智成就 " 自强之星 "
小古村贫困户李丽珍的丈夫十几年前突然离世,她一个人外出打工,独自养大 3 个小孩,非常辛苦。前年,李丽珍的小孩黄瑞文考上大学,本应该是高兴的事,但是学费对于贫困的她,却犹如天文数字。
深圳海关一名干部得知李丽珍情况后,自掏腰包资助黄瑞文三年学费,支持他走进校园,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可喜的是,黄瑞文也很争气,一放假就打工赚生活费,在校也一直坚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今年还获评了 "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这让深圳海关关员们都备受鼓舞。
据了解,深圳海关所有隶属海关、职能部门、事业单位都结对帮扶 1-3 户贫困户,按照 " 一人一策、精准帮扶 " 策略,想法设法解决贫困户、贫困村的教育难题。如龙岗海关帮助联和村小学建立了 6 个 " 爱心图书角 ",发动干部职工捐赠书籍 400 多本;大鹏海关与村小学进行 " 国门安全进校门 " 文明共建活动,捐赠 130 套校服,并为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颁发奖学金。
为贫困学子学习之路保驾护航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纷纷通过网络开展教学。这对于贫困村的孩子来说,却成为一大难题。
黄淑婷是小古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亲因病早逝,家里由母亲一人操持,上有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下有还在就读初中的一弟一妹,看着辛劳的母亲,她非常渴望通过高考改变贫困的命运,但网课所需要的设备却没有着落。
3 月初,深圳海关驻村工作队送去一台平板电脑为黄淑婷解决了燃眉之急,关员还特意上门为她进行网课辅导。
但村里部分偏僻区域距离信号塔较远,网速慢导致无法进行网上学习。获悉情况后,海关工作队把在村委的办公室提供给孩子们作 " 临时自习室 ",集中起来对他们的学习开展辅导,为孩子们 " 量身定制 "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海关工作队为孩子学习开展辅导。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郑仲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