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由英国科学家彼得 •J. 鲍勒和伊万 •R. 莫鲁斯合著的《现代科学史》一书 , 以科学发展为轮廓,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描绘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全貌。
科学的发展扩大了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对世界的掌控力;影响了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受到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在《现代科学史》一书中,来自英国的科学史学家彼得 •J. 鲍勒和伊万 •R. 莫鲁斯既探索了科学史本身,又探讨了其对现代思维的影响。
设想中的永动机的图例。在这种情况下,来自上部蓄水池的水向下倾倒在水轮上,水轮又为泵提供动力,该水泵将足够的水运回上部蓄水池中,以保障运动无限期地进行。到了 18 世纪末,人们普遍认为像这样的发动机是不可能的。
来自威廉 · 巴克兰的《有关自然神论的地质学和矿物学》插图。
彼得 •J. 鲍勒是不列颠学会会员,拥有剑桥大学学士学位、苏塞克斯大学硕士学位和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目前担任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科技史教授、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研究员和国际科学学会成员。2004 年至 2006 年,曾担任英国科学史学会主席,已出版关于进化思想史、环境科学史和遗传学史的著作二十余本。伊万 •R. 莫鲁斯是一位科学史学家,现任威尔士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历史学教授。已出版著作《当物理成为国王之时》和《尼古拉 • 特斯拉和电气未来》,曾担任《牛津插图科学史》(2017)的编辑。
法王路易十四莅临皇家科学院,图片出自德尼 · 多达尔《献给植物史的一本回忆录》。
《现代科学史》按时间顺序记录了科学思维演变中的所有重要进展。开篇介绍了过去三十年间科学史的发展以及对科学史的积极研究所引发的争议,随后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现代科学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包括 17 世纪颠覆性的科学革命以及科学家在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的个人成就。第二部分则呈现了一系列更具专题性的科学史典型话题,其中既有传统关注的主题,如科学与科技、医学、宗教的关系,也有新的研究内容,如通俗科学。两位作者经验丰富,通过本书鼓励读者不要只将科学史看作一系列的人名和辩论,而应将其看作科学和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具有内在关联性,并且非常复杂。
著作科普作家米歇尔 • 鲁斯曾这样评论这本书:"《现代科学史》是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的一本书。它将会成为关于科学史的可靠研究,对于专业人士和普通学生来说都具有同等价值。这本书涵盖了范围极广的一系列问题,如历史、哲学和社会学,对不同主题的论述细致入微,这让其显得独具一格。本书在参考极具价值的文献的基础上,行文深入浅出,将会成为未来多年中的标准文本。它将定义科学的历史。"
《现代科学史》立足科学,将对科学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以及科学对人类思维影响的思考贯穿全书。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科学、认识科学、尊重科学、更好的理解科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现代科学史》
[ 英 ] 彼得 •J. 鲍勒 [ 英 ] 伊万 •R. 莫鲁斯 著
朱玉 曹月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 年 6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