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曾铠琪是一个土生土长的 95 后香港姑娘,几乎与回归后的香港共同成长。因热爱美食和旅游,她在视频网站上制作美食节目,成为香港一位小有名气的视频博主。曾铠琪曾经支持过乱港示威者,但是因为对谎言提出疑问,遭到 " 网暴 ",被排挤出长期交往的人际圈。与暴力示威者彻底 " 割席 " 后,她反而看到越来越多的真相,领悟到长久所受的蒙蔽。她说 " 香港的有些媒体根本就是造谣,很多看不清(真相)的年轻人在亲手断送自己的未来。"
今年 3 月,曾铠琪和男友从香港搬到深圳,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曾铠琪说:"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香港人,我只能住在香港;现在我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整个中国都是我的家,这是我的光荣。"
从支持到割席
" 经历‘网暴’后,我看得更清了 "
" 这件事情让我一下失去了很多朋友,也让我对很多(真相)看得更清了。" 尽管遭受 " 网暴 " 的事情已经过去半年有余,但如今回忆起来,这个 95 后香港姑娘还是红了眼眶。
曾铠琪曾经非常支持示威者,但她保持着独立思考,没有偏听偏信香港部分媒体的报道,这也使她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
2019 年 8 月 31 日,暴力示威者进入港铁站大肆打砸破坏。" 在太子站,一位工作人员拿着锤子自卫,但新闻就说太子站当天的打砸都是这位大叔引起的,那是第一次在地铁站里发生打砸事件。他们(黑暴分子)还把工作人员关在服务室,我就觉得好过分。但我看新闻,他们自己的事情一字不提,然后把所有都怪罪到一个市民身上。"
看到很多香港媒体造谣后,曾铠琪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呼吁香港人不要转发假新闻," 因为我发现好多都是污蔑、抹黑、无中生有的新闻。"
但就是这样一条动态,把曾铠琪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本身就小有名气,她很快被示威者锁定,遭受网络暴力,个人资料被起底。" 我的朋友圈只有 20 几个人,都是认识的同学和朋友,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出卖我,把我个人的言论发上网,去公审我,很多人都过来骂我。"
曾铠琪为了谋生,以前曾经同时打过三份工。转型做原创视频博主,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但是,乱港分子不仅对她进行网络起底和谩骂,还在向网络平台疯狂举报,导致她的视频账号处于 " 濒死 " 状态。
被乱港示威者踢出圈子之后,曾铠琪反而越来越看清这场风波的真相,彻底与示威者 " 割席 "。
从曾经的一份子到反思自己
" 我觉得香港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
曾铠琪认为现在的香港已经变得非常恐怖," 我以前是非常支持他们的,后来我发现很多事情都不是报道的那样,而且原来那些朋友也都会去袒护那些人(暴徒),会去相信有些媒体的谎话。"
去年 11 月,暴徒在香港马鞍山点火烧伤李伯,很多乱港分子竟然说李伯是在演戏,而且有很多人宁愿相信这个谎言也不愿站出来说真话,曾铠琪感到非常气愤。" 你说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去演戏,但是支持暴徒的那些人就相信了。他们(暴徒)打砸抢烧,还放火伤人,但是香港很多媒体不会去报道真相,那些支持者也像看不见一样。"
曾铠琪说,香港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课本里对内地的介绍特别少,会介绍内地有几个省,但我们不需要背,也不会考。" 曾铠琪告诉记者,学生时期的她一直觉得中国内地更像是个背景板,主角是香港,学校曾经组织到内地参加活动,她也没有任何兴趣。" 我记得有道选择题的选项是关于对自己身份的认识,一个是认为自己是生活在中国的香港人,另一个是认为自己是生活在香港的中国人。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个生活在中国的香港人,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我们是中国人,香港是中国的。"
由于长期的教育问题,反修例风波发生前,在香港说 " 爱国 " 就显得比较异类。" 我们把那些爱国情怀高的老年人叫‘废老’。我们以前有的中国历史科老师很爱国,会讲中国有多好,但是现在一些香港学生很负面,甚至不承认中国是自己的国家。"
6 月 8 日,香港警方拘捕一名 16 岁的中学生及其姨母,检获大量双氧水、丙酮和强酸等可制土炸弹的原材料,以及政治文宣旗帜和 4 支仿制枪。另有 3 名 14 岁左右男女生,因为涉嫌在示威中打砸店铺而被捕。曾铠琪赫然发现这几名中学生是自己的校友。" 因为我说了真话,曾经有个老师在网上公开辱骂我是垃圾,教育局没有处理她。我觉得有这种老师在位一天,出现这样的学生一点都不奇怪。"
从香港到深圳
" 我想用自己的力量来增加香港对内地的认识 "
去年 9 月,曾铠琪开始萌生到大湾区发展的想法。" 当时觉得香港太难住了,每天都在闹,在搞破坏。我的工作可以在家里做,不过男友是内地过来的,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受到歧视,所以就打算到内地来发展。"
今年 3 月份,曾铠琪从香港搬到深圳居住,连同她一起过来的还有做原创视频博主的职业理想。" 我希望可以继续做原创视频,用我的长处来让大家多了解内地。"
曾铠琪的老家在厦门,小时候经常在假期到爷爷奶奶家住,但却没有太深的印象。" 以前觉得内地就像小时候的厦门那样,挺破旧的,再加上香港部分媒体对内地的报道也有偏见,就觉得自己只是个香港人。" 即使是紧贴着香港的广东,对于曾铠琪来说也是十分陌生。" 我以前只去过深圳、广州还有中山,就只是旅游打卡这样,没有其他的了解。"
在决定搬至深圳之前,曾铠琪还曾经有过担心,但是过来之后,很多情况都让她欣喜不已,很多内地人习经为常的东西,因为香港的学校和媒体从来不会讲,她都是第一次了解,所以对内地的认识不断被刷新。
她和男友在香港住的是一个 " 劏房中的劏房 ",每个月租金高达 8000 多港币。他们在深圳租了一套 100 多平方米的公寓,租金几乎是之前的一半。内地的外卖、快递和电子支付让她感到生活尤为方便。
" 一开始还以为因为疫情原因视频会受到影响,后来我发现内地这边的外卖和电子支付真的太方便了,这些在香港是没有的。"
因为在内地是从零开始,在香港累积的那么多资源无法全部套用过来,很多东西要重新适应,不过她已经可以立足。或许正是因为自己对内地的改观,这个 95 后女孩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愿望。" 我希望创建一个平台,用自己的长处和力量让更多香港人重新认识内地。"
这个计划进展顺利,她和朋友在 B 站上创建了一个 " 香港 90 后生活日记 " 的频道,品牌是 " 糖不甩 ",从 4 月份开始到现在,粉丝已经增长到 5 万多。
他们除了在这个频道做美食和生活主题的视频,还制作了不少时事类视频,揭露香港的问题和西方的双重标准。她和朋友有一个心愿,就是把这个频道做成香港和内地年轻人的一个交流和解平台,加强两地的沟通。
她和朋友还在筹划一个活动,准备走遍内地所有的省,拍摄各地的视频,让更多香港人了解到,原来中国那么大,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 以前我竟然不知道内地也有雪,不知道有海南岛,不知道海南鸡饭是中国菜。我希望能让更多的香港朋友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很大的。"
" 我的爷爷奶奶他们这代人是很珍惜现在这个时代的,因为现在的和平是我们的先人用命换来的。" 讲到这里曾铠琪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她希望香港年轻人不要再被利用做炮灰,要对自己的祖国多一些了解。"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香港人,我只能住在香港,现在我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整个中国都是我的家,这是我的光荣。"(现代快报香港报道组)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