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16
深晚报道 | 志愿者冲锋,战斗中启蒙——布吉街道长龙社区的抗疫故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长龙社区党委委员曾勇领着记者走街串巷," 这几栋楼是南三(社区)的了。你站的地方是光华(社区)的。" 跟着他再往前走十几米,转过一条小马路," 我们又回到长龙(社区)了 "。曾勇指着面前的人潮," 快下班啦,都是刚从地铁站出来。" 曾勇说,战疫期间,这里是长龙社区围合管理的主要卡点之一:" 每天都盯在这里。"

布吉街道 17 个社区,战疫期间,长龙社区是重点、难点之一。" 你看看地图就知道为啥了," 长龙社区党委书记贺剑锋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两米见方的社区地图,贺剑锋说,大年初一的晚上,他在这张地图前站到深夜,心乱如麻。" 三个社区,犬牙交错啊。" 长龙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社区,面积只有 0.4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超过 3.5 万人,与南三社区相互交错,部分区域还与吉华街道光华社区相连。社区内有地铁 5 号线长龙站,有布吉中学、启元学校,更 " 要命 " 的是,紧邻社区的富民农批市场是享誉龙岗、罗湖两区的 " 菜篮子 "," 很多罗湖居民会专门过来买菜。" 人口密集、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齐全,以往的优势,在战疫期间都成了必须补齐的 " 短板 "。

" 零确诊、零疑似 ",长龙社区交出了一张满分答卷。贺剑锋说,答题卡上就两条:齐心协力、党员带头。

▲党员先锋岗成为社区战疫坚强堡垒。

年初二,社区党委就制定出战疫防控应急预案,对社区联防联控工作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同时积极协调南三社区、吉华街道光华社区,研究讨论围合方案。年初三,长龙社区联合南三社区设置了城中村大围合点 6 个,其中长龙社区负责 3 个。贺剑锋介绍,长龙、南三两个社区,均在布吉街道原新三村地块上,服务管理面积和人口,几乎各占一半," 本来就是一家人。" 战疫中更是齐心协力," 我们守东边,南三守西边。"

大围合点严防死守,小的出入口还需要反复排查堵漏。长龙社区内街巷纵横、村民自建房林立," 能出入的口子太多了,有的自建楼临街,除了巷口,楼宇的地下室也能进出社区。"

关键时刻靠群众。美杜兰华庭的老居民王玉琦就把自己日常坐公交车抄的近道向社区 " 举报 " 了," 关键时刻哪儿还能图自己方便呢?我可是有 34 年党龄的老党员!" 长龙社区下辖 5 个居民小区,每个小区都有党支部,王玉琦就是美杜兰华庭小区的党支部书记。战疫期间,老王除了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党员志愿者,还组织小区居民投票表决小区的围合方案,上报社区后实施。王玉琦说:" 谁不爱自己的家啊,组织大家投票表决,就是想把街坊邻里都动员起来,共同战疫。"

长龙社区在册党员 120 余人,报名战疫党员志愿者的超过 80 人,贺剑锋说:" 只要人在社区的,基本都报名了。" 年龄偏大、身体偏弱,原则上不参与卡点执勤,但是 71 岁的老党员孙敏风雨无阻,劝也劝不住," 我身体好着呢!" 直到 5 月下旬情况平稳了,孙敏才听 " 劝 ",乐呵呵回家了。

" 这次疫情,确实检验了我们党员的战斗力。" 贺剑锋向记者介绍长龙社区的战疫 " 姐妹花 "。姐姐陈姣,土生生长的 " 长龙人 ",艺术学校毕业后,回到社区创业,从事艺术培训工作。生意要做,社区公益也要做,今年初,热心社区事务的陈姣刚刚当选长龙新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疫情,陈姣第一时间报名志愿者,回到家跟妹妹陈敏一说,陈敏说怎么能落下我呢,我也是党员啊。

▲左:妹妹陈敏;右:姐姐陈姣。

两姐妹各有两个孩子,战疫期间,孩子交给了父母,生意更是扔到一边。卡口执勤,给居家隔离户买菜送饭,陈姣还自掏腰包,为社区采购捐助了一批防疫物资。

说曹操,曹操就到。贺剑锋正在介绍,陈姣来了。" 书记,跟您报备一下,我的培训开始复课了。"" 这次疫情,亏损不少?" 记者问。陈姣有些不好意思:" 共克时艰吧。还好现在慢慢都在恢复正常了。"" 培训机构叫什么名字?值得广而告之。" 陈姣笑了:" 叫‘启蒙艺术’。其实我倒觉得,经历这次战疫,对我还真是一次启蒙呢。"

深圳晚报记者 李剑南

相关标签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