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通讯员 郭宇彤 记者 白雪银)" 找沈师傅家修东西,我们一百个放心!" 张奶奶拿着刚修好的鞋,连声夸赞。在这间位于南京雨花台区铁心桥景明佳园社区的维修铺里,沈氏父子俩已经做了 20 多年的维修生意。从路边摊到社区小集市,人们总会寻着他的招牌找去,父子俩修补着别人脚下的鞋子,擦亮着街坊邻里的生活。
△沈师傅维修铺
" 修鞋、配钥匙、换锁芯 ",走进景明佳园社区的小集市,沈师傅维修铺显眼的白色招牌映入眼帘,店主沈健正一针一线地缝补损坏的旧鞋。一台补鞋机,两台打磨机、一个小板凳、锉刀、胶水、钉鞋机 …… 是他每天必备的家当。
△沈健(图右)正在店里修鞋
今年 41 岁的沈健,是入住景明佳园小区的第一批居民。沈健从小受父亲影响,学得一手精湛的维修手艺,鞋子、箱包、拉链 …… 甚至一些小家电他都能修。最近门店的生意很好,不断有客人拿着断了的鞋跟或坏了的拉链找他修,沈健总能很快搞定。" 现在还愿意干这些的年轻人不多了,修得又好又快。" 刚修完鞋的张奶奶忍不住夸奖沈健。
" 我上午跑了好几家店,都没人会配这把钥匙。" 社区居民李先生想配一把特殊形状的钥匙,去了好几家店都没有配到,终于在沈健的店里如愿以偿。为了适应当下越来越多的钥匙样式,沈健在店里准备了上千种钥匙胚。
这家维修铺的创始人,其实是沈健 70 岁的父亲沈洪发。沈洪发从小对于各类维修手艺十分感兴趣,闲暇时喜欢在家门口的维修师傅身边学一学、看一看,加上自身头脑灵活,上手也比较快,渐渐把这当成了一项业余爱好。1999 年,沈洪发的原单位效益不好倒闭 , 他也随之内退,不愿虚度时光的他想起了自己的维修手艺,便做起了流动摊点。2006 年,社区了解情况后,租给了沈洪发一家门面房,他便在这里一直干到现在。
" 我爸对我比较严肃,但对客人从来都是轻声轻语,和蔼可亲,要价也比外面的维修铺低。" 沈健的本职工作是物业公司的维修工,在父亲忙不过来时会来照料生意。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自己要修一双运动鞋,看到鞋底已经开胶了,他便准备重新上胶。沈洪发看到后连忙制止," 这双鞋子已经开胶了,必须拆下来重新缝补,否则穿上去还会再破。" 说完沈洪发便开始用针线缝补。这件事情让沈健难以忘怀,感慨父亲细心认真、负责到底的工匠精神。
今年春节,沈洪发因为高血压住进了医院,加上受疫情影响,维修铺有一段日子都没有开门。"3 月份,周围店铺开门后,我父亲的手机就被打爆了,都是老顾客要来修东西。" 考虑到父亲的身体状况,原本想关掉店铺的沈健又把店开了起来,每天在工作之余抽出一两个小时到店里。" 很多老顾客都处成朋友了,也认我们家的手艺,我爸也说等病好了就回来。" 沈健说,许多顾客感慨如今维修铺越来越少,他和父亲会尽力留住这份手艺。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邵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