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6-19
南京市第九中学:面向全市招生的百年名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为了让学生爱上阅读,学校把图书馆 " 搬 " 到了教室;为了真正做到科技服务教育,在校园公共区域,学生可以随手通过触摸屏与万物互联;为了温暖高三学生,每逢大考,食堂总会准备几百碗免费营养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每天清晨,钢琴声都会伴着学生开始一天的学习 …… 身为南京市第九中学的学生,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会被 " 幸福感 " 包围。

南京市第九中学因高质量教育被称为最具成长性高中,今年又被批准面向全市招生。同时,九中学生又是很快乐的,这一切都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九中,探寻答案。

传承理念

校长在九中成长,发展 " 新博雅教育 "

在九中校长、书记林啟红的眼中,学校的一切都太熟悉了——她的母亲是在九中工作了一辈子的骨干教师;少年时期,她在九中度过 6 年的中学时光;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九中,成长为骨干教师,走上管理岗位。她熟悉九中的一草一木,她了解九中的传统底蕴,她与九中师生共同洒下过奋斗的汗水,分享过胜利的荣光。九中文化已经在她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

" 九中始于 1925 年的上海震旦大学(今复旦大学)南京预科学校,至今已有 90 多年的办学历史。" 说起学校的办学历史,林啟红校长如数家珍。90 多年来,学校四易其名,1963 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全省 15 所示范学校之一,现为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近年来更因连获南京市教育教学最高奖而成为全市公认的推进质量最高、学生发展品质最好的学校。

" 九中在办学初期,即倡导‘博雅教育’,培养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人。" 林啟红校长说,近年来,学校在继承与发展 " 博雅教育 " 的基础上,将 " 新博雅教育 " 定为学校的办学理念。2013 年,学校创造性地提出 " 创造适合城市学生发展的高质量教育 " 的办学思路,倡导对人、对人性、对生命的尊重,用 " 博雅尚美 " 的文化润泽每一个九中师生员工。

提升师资

依托特级教师,助力教师持续发展

生物组教研活动

九中的教师学养深厚,教艺精良,在全市享有盛誉。学校先后培养了特级教师 8 名、在职特级教师 3 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 15 名,硕士生及以上学历教师 81 名,先后有 17 个教研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100 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区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学校每年评选出十位深受学生欢迎的德艺双馨的博雅年度教师(学校最高荣誉),现已形成一支全市闻名的爱岗敬业、乐学善教的优秀教师队伍,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优秀的师资保障。

" 我的语文教学理念,尤其是作文教学可以概括为‘养根式教学’。" 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 333 工程 " 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九中老师高西栋提出," 语文学习必须从根基上打牢,根壮才能苗硕、结出果实。" 在高老师的课上,从不 " 灌输 " 知识,而是循循善诱,让学生浸润在文字的美感中。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学校大力推动精准课堂建设,让教学从同质化走向个性化,帮助学生的学习从外控向内控转变。外出交流学习、" 找回备课组 " 活动、青年教师 " 碑亭夜话 "" 风华杯 " 青年教师展示活动等,让九中教师的课堂更加高效。

关注学生

聚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幸福成长

学校坚持创设个性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以学定教、量体裁衣是九中近几年教学制胜的法宝。三个关键词:情感教育、深度学习和精准教学。

△南京市第九中学樱花下的跑操

进入九中的孩子,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智力和能力并不差,主要问题是动力不足,意志不够坚定。多年来,学校一直采用 " 情感与方法的教育 " 贴近学生施教,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想学、要学,再通过方法教育,如阅读分析法、自主建构法、定式答题法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事半功倍。

近两年学校大力推动深度学习,每天安排一节深度学习课,让学生自主整理、讨论学习内容,培养他们自主建构和系统思考的能力。

配合学生的深度学习,学校进一步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借助智学网和大数据,推进教学精准化、学习个性化,减轻学生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

△学校篮球队

学校坚持打造高品质德育课程塑造学生。学校探索出 " 生态自主育德 " 的德育教育路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走进学生内心的活动给孩子提供灵性、优雅的高品质教育。设计精致的开学典礼,别出心裁的励志行走活动,颇有意境的金秋诗会,一年一度的科技文化艺术月,创意无限的弘光杯,都成为学生最期待的课程。针对城市学生普遍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问题,学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打造 " 两厅一中心 ",设计五大行动实施理想信念教育。

△学校篮球队

九中还坚持开发高质量校本课程涵养学生。几十种精品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社团活动在全市闻名,男子篮球队连续十六年蝉联江苏省冠军,在全国获四次冠军;民乐团和合唱团多次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

△学校民乐团

林啟红校长说,每个孩子都有和自己成长环境相合的成长方式。城市的孩子知识广博、视野广阔、个性鲜明,同时,城市的家长育人理念相对先进,对教育的关注度高。" 城市教育之高,应高在文化和理念上,教育者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又要有‘脚踏实地’的举措。"

聚力高考

加强科学指导,推动成绩逐年上升

△学生们在做实验

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全市闻名,创造了 " 二类生源,一类质量 " 的高考佳绩,推进率多年来在全市遥遥领先,连续多年获得南京市高考最高奖——突出贡献奖。

学校 2016 届文化类二本达线 483 人,达线人数名列南京市前四,超标 102 人;2017 届文化类参考 602 人,二本达线 600 人,达线率 99.7%。一本达线 333 人,达线率 53.4%,超标 74 人;2018 届文化类参考人数 719 人,二本达线 710 人,达线率 98.7%。一本达线 470 人,达线率 65.4%,超标 93 人;2019 届文化类参考人数 611 人,二本达线 604 人,达线率 98.9%。一本达线 416 人,达线率 68.1%。超标 98 人。本一达线人数、推进率和超标人数在全市遥遥领先。

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推进率不断攀高的同时,资优生发展情况也非常突出。

近几年,玄武区文理科状元半数花落九中。2013 届孙若昀和汪琳玥分获玄武区文、理科第一名;2014 届何伟梁、王瀚升分获玄武区理科第一、第二名,杜伟获玄武区文科第二名;2015 届杨婧一获玄武区文科第一名;2016 届张琪获玄武区文科第一名;2018 届马乐之获玄武区理科第二名。

2019 届高三 470 人次通过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初审,通过人数名列全市第五、全省第 12 名。其中 48 人次通过南大、东大初审,列全市公办校第七名。3 人被 C9 高校录取(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12 人被东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其他 A 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录取。180 多人被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录取。文艺特长生全部被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艺术院校录取。体育特长生均被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囊括 2018 年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五大奖项:教育发展性评估综合奖、教学质量优秀奖、高考质量突出贡献奖、学校教学管理奖、特色建设奖,是主城区获得五项大奖的仅有两所学校之一。2019 年,九中凭借出色的高考成绩再次获得全部五大奖项。

玄武第一班

东大英才班是学校教学改革 " 试验田 "

单独制订教学计划、配备优秀师资任教、校友邢定钰院士任荣誉班主任 …… 东大英才班,作为九中教学改革 " 试验田 ",是名副其实的 " 玄武第一班 " ——每次市区统考中均有班级的语数外总分位列玄武区所有高中班级第一。2019 年高考,东大英才班实现本一上线率和推进率两大突破:学生全部达本一线,均分 375.8 分,390 分以上 6 人,385 分以上 15 人。全体同学高考成绩在全市排名较中考均有大幅提升。

●●●学生说

关键词:好学、多彩、团结

" 在东大英才班学习,肯定是能感受到压力的,这里的‘大神’很多。但神奇的是,这种压力更多的是积极的导向,我们更愿意转化为动力。" 正在读高二的庄典,是东大英才班的一名学生。他表示,班上的同学给他的感觉始终是积极向上的,彼此熟悉、互相帮助,而且学习起来都特别认真,玩的时候又很放得开,绝对 " 切换自如 "。

疫情期间,班上还自发成立了 " 学习互助小组 "。同样是东大英才班的高二女孩陈睿姿说:"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部分同学不太适应,大家也不清楚彼此学习情况。老师就让我们五六个人一组,拉个 QQ 群,每天线上打卡签到,还可以相互分享一些语文素材,或者其他学科的学习技巧,大家都是知无不言,特别融洽。"

△九中运动会

金秋诗会、" 感恩节 " 活动、秋季运动会 …… 陈睿姿说,学校的活动多,东大英才班的活动更丰富。" 每参加一场活动其实也是一次锻炼,从策划到执行,我们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她表示,东大英才班让她对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这里的老师可以包容你的个性、陪伴你成长,这里的同学不止是对手,更是朋友!

●●●老师说

关键词:尊重、温度、智慧

" 高二分班的时候,我们办了一场集体生日会,给每个同学发了伴手礼,给每位任课老师写了一张卡片,当时很多学生都感动落泪了。" 高二东大英才班班主任、90 后老师张小霞表示,东大英才班的孩子有着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这场仪式感满满的生日会,让人感觉特别温暖,也看到了他们的另一面。

东大英才班总流传着一些 " 大神 " 学生的故事,如何管理班级也显示了班主任的智慧。高三(1)班班主任、80 后老师丁忆梦在班级开创了 " 思想交流区 ",不少学生前来 " 打卡 "。

" 我们班上有些孩子思维特别活跃,总是会有奇思妙想,开设这样一个区域,不仅他们自己可以相互交流,还能带动班级其他学生。" 丁忆梦说,这个区域其实很简单,每天她会找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贴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大家思考,甚至可以一题多解,做对了还会准备小礼物,鼓励大家激发潜力。

老师们都说,东大英才班在整个年级甚至学校起到的是 " 领头羊 " 的作用,以点带面,往往一个活动,先从东大英才班开始,然后慢慢辐射到全年级、全校,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里还有 ……

最温馨的食堂:九中食堂有着南京市中学 " 第一食堂 " 的美誉。为了让学生们吃得好,食堂引入竞争机制,不仅提高了菜品的质量,价格也很亲民。盖浇饭、木桶饭、中式快餐、西式简餐、面条、寿司,品种应有尽有。高三学生念念不忘的是,每逢大考,学校提供的免费营养汤、酸奶和水果,告别学校的孩子们说起来都格外动容。

最给力的奖学金:学校的付出,也得到了格外的回报,九中学子对母校的感情格外深。九中有南京市和江苏省第一个由校友捐资设立的教育发展基金会,校友出资 600 多万元用来奖励优秀师生。在九中,有七大类超过二十个单项奖面向全体学生,各类奖学金见证了学生在校园内取得的长足进步。

●●● 联系我们

△九中官微

招生咨询热线: 68586052、68586053、68586054

学校网址: www.njjz.net

通讯员 王艳飞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标签

招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