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 + 直播,会是经典动画 " 翻身 " 的新媒介吗?5 月 15 日和 5 月 26 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某乳制品品牌和某电商品牌分别推出了两部关于经典形象来到现代主题的宣传短片,引发一波网络 " 回忆杀 ",令不少网友直呼:笑着笑着就有点想哭了。此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还联合上海消防推出了宣传海报,并在 5 月 27 日令《我为歌狂》虚拟动画形象楚天歌加入了 " 直播带货 " 大军。
6 月 18 日,影评人麻宁受邀做客 CCTV-6 电影频道《今日影评》,畅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经典动画形象在新时代的潮流转变,并与广大观众一并探求这一系列尝试的未来。
经典形象亟待唤醒
葫芦娃或开辟宇宙
经典动画形象开始 " 带货 ",算不算一种 " 不务正业 "?对于此类质疑,麻宁向《今日影评》坦言这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尽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拥有经典 IP 最多的国产动画制作单位,但却在这些年来并未吃到相关红利。在她看来," 上美影 " 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机会 " 唤醒 " 品牌,只有不断重播或者开发新内容、做品牌跨界融合及授权等,才能令经典动画形象焕发新的生产力。
根据以往投资经验,麻宁向《今日影评》指出在实际商业授权变现操作中," 人的形象比动物的形象更好做,偏女性化的形象比特别硬核男性的形象要好授权。" 面对《今日影评》的镜头,麻宁在 " 上美影 " 的众多 IP 中选择了《葫芦兄弟》,认为葫芦娃最有延展开发性。" 这些形象之间更容易去关联、更容易去发生化学反应,将来也可以去打造一个‘上美影’的宇宙。"
把握契机需提炼内核
求新求变助时代新生
" 国潮 " 气势正盛,经典动画形象应该如何抓住时代契机呢?面对《今日影评》抛出的疑问,麻宁认为当前 "Z 世代 " 的 "00 后 " 们在注视这批曾经的符号时,更倾向于发现其中契合他们审美的东西,如果把这些特质放大,则可成为 " 标新立异 " 的一种文化符号。《今日影评》节目现场,她以美猴王形象举例表示,祥云等变形元素或 " 敢 " 等提炼其精神内核的词汇往往更适合跨界搭载国潮风尚。
不过,这批曾经构建一代人精神世界的动画形象,在 " 带货 " 等商业开发中仍应慎重。麻宁在《今日影评》平台呼吁,在对经典 IP 创新和焕新的同时绝不可过度消费," 承载着一代人美育功能的经典形象,我们要像爱护眼球一样去爱惜它。" 同时她也建议开发之前先进行相关 " 测试动作 ",如先从可 " 出圈 " 的文创产品创意试水。
无论 " 不务正业 ",还是 " 求新求变 ",围绕经典动画形象的 " 国潮 + 直播 " 模式在麻宁看来仍值得鼓励。" 其实我们的目的是让老作品老树发新芽,而不是说仅仅是卖货。" 她对《今日影评》表示,通过对经典作品内核及价值随时代的不断调整,以 " 上美影 " 为代表的内容团队也会在吸引新一代观众的同时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生命,以便持续用更好的续集或新作继续滋养年轻观众。
据悉,电影文化评论类日播栏目《今日影评》每周一至周五晚 22:00 档于 CCTV-6 电影频道播出。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