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6-19
《中国运河志》总主编邹逸麟逝世,我们用昔日这一分钟致敬大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然 刘静妍)6 月 19 日凌晨 4 时 48 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复旦大学首席教授邹逸麟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新华医院辞世,享年 86 岁。

邹逸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60 多年,曾担任《中国运河志》总主编,并参与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出品、现代快报策划制作的 26 分钟纪录片《中国运河志》的拍摄。他说:" 能够为自己一生心爱的事业做最大的努力,我很高兴。"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用昔日素材制作成一分钟视频,致敬大师。

△ 2018 年邹逸麟在接受现代快报采访

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60 多年,师从谭其骧

邹逸麟出生于 1935 年,父亲是上海的企业家。优越的家庭条件,给了他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他在私立的教会学校读书,会英语,特别喜欢阅读。不愿继承家业的邹逸麟,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选择了山东大学历史系。邹逸麟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 60 多年,师从第一代现代历史地理学学科开创者谭其骧。

△年轻时的邹逸麟

1956 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1956 年底,邹逸麟作为谭其骧先生的助手之一,被调回上海工作,参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他的学术生涯,从 1957 年 1 月起步。" 一开始,一点经验都没有,跟着谭先生,边干边学。几年以后,谭先生要我负责编唐朝以后历史地图里的河流变迁。黄河、运河在历史上变迁很大。"

在追随谭其骧的 35 年里,邹逸麟跟着谭先生一个个项目做过来,在实践中不断地汲取知识。" 如果说,自 50 年代开始对黄河、运河历史的研究,是在谭先生指导之下的奉命之作的话,那么自 90 年代开始的,对历史时期环境变迁的研究,则是个人多年学术积累的自觉行为,是在一个学术领域内积蓄待发的自然结果。" 邹逸麟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邹逸麟

" 一辈子,写了不少关于运河的文章 "

邹逸麟一生致力于运河史、黄河史以及历史经济地理领域研究。

在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他曾表示,对运河的研究很感兴趣," 一辈子,写了不少关于运河的文章。"

2012 年起,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 100 多位专家学家,开始编纂《中国运河志》,邀请邹逸麟担任总主编。2019 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世界运河大会上,这部 9 卷本、1400 万字的国内首部运河通志终于问世,举行首发式。

" 这是一部历史资料性质的工具书,是给后人做研究来利用的,要全面、第一手、精确。" 邹老曾说,希望通过这部志书,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便利。

△邹逸麟在绍兴浙东运河古纤道实地考察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除了梳理文献资料,还需要大量田野考察。2018 年夏天,已是 84 岁高龄的邹老冒着酷暑,还坚持和其他专家一起参加运河沿线的实地考察,绍兴浙东运河古纤道、八字桥,杭州拱宸桥、西兴关等地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现代快报记者全程跟随了此次考察,青年学者们对邹老的严谨踏实都敬佩不已。

" 沉痛悼念邹逸麟先生!"" 邹先生的大家风范永驻学者心田!"19 日,惊悉邹老逝世的消息,文史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发文悼念。

(图片来源:现代快报资料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