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丹丹)2019 年底,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南京市高淳区是全国首批 11 个试点地区之一。2020 年 6 月 19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借此契机,高淳区规划资源分局启动《高淳区城乡融合试验区发展及样板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立足高淳西部水网密布的特色圩田来营构水乡慢城,并选址在阳江镇潦田坝片区,打造高淳城乡融合发展的首个样板片区。
△潦田坝核心区功能分局
潦田坝是永丰十三坝之一
高淳的圩田文化始于春秋,兴于宋代,尤以距今一千余年的阳江镇永丰圩为代表。当时宋徽宗命张抗将军督造永丰圩,永丰圩长宽对正、井然有序,建成时总面积 5866.66 公顷,拥有耕地 3333.34 公顷,居高淳各圩之首。圩内有 13 个坝,本次作为样板区打造的潦田坝就是永丰十三坝之一。
高淳通过建设圩田这种高效的复合农业生产模式,充分利用湖滩地的肥沃土质与水体资源,实现农业增收。以永丰圩内民居为例,周边水系环绕是最显著的特点;枕水而居,家家户户都有码头、摇橹船,水上交通一度是村民最主要的交通方式,通过阡陌密布的水系,使得生活与生产紧密联系。
永丰圩作为古代高淳重要的水利工程,不仅规模巨大,而且设计水平较高,是江南社会治水史上的宝贵遗产,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更是江南地区社会发展、繁荣的历史缩影。
△水上十二里坊
打造 " 水上十二里坊 "
据介绍,未来,高淳区规划资源分局将依据阳江潦田坝样板区的建设规划内容对片区建设用地进行盘整和综合整治,优化该片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功能分区和规划用地布局。并且协助高淳区委、区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包括土地供应、建设用地用途转换,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政策等,最终实现圩田圩乡的生态增值,将农业生产、乡村生活、大地景观、农耕文化体验相结合,打造生态休闲和农业旅游的新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体风貌上,样板区建设规划取高淳传统方言的 " 唐风诗韵 " 之特征,引入唐长安里坊形态与高淳圩田肌理相结合,构建圩田五坊、圩乡七里,打造 " 水上十二里坊 "。" 五坊 " 将融入儒家 " 五常 " 等文化含义对里坊命名,包括 " 知礼坊 "" 明义坊 "" 世忠坊 "" 永信坊 "" 流芳坊 ",一坊一特色;" 七里 " 将结合具体功能和风貌意象分区打造,一里一风光。并以打造水乡慢城的思路对片区整体规划、整体利用,充分发挥圩田生态资源,树立品牌价值,形成自身独特的空间景观特色。
(图片来源: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