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6-22
明孝陵石象背上有“鬃毛”?专家:100多年前它们是“许愿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明孝陵的石象路,是南京人心目中的 " 最美 600 米 "。一年四季,明孝陵的神道,都是摄影师们最钟爱的拍摄点。

石象路上的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石像生,也是摄影师们钟爱的 " 模特 ",它们或跪或立,已经夹道迎侍 600 多年。

这两天,大个子石象,引起了网友们探究的目光。网友 "@坐着聊 " 通过新老照片对比发现,曾经石象的背上是背着东西的,而现在石象的背是光溜溜的。他发帖求助,石象上背的是什么,怎么没有了?

有照为证,石象背上有 " 东西 "

石象庄严肃穆,尤其是 3.47 米高的石象,长长的鼻子,隆起的背,让人感觉高大又神秘。

△ 摄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石象 路侃供图

" 石象的背上,曾经背过东西,有照片为证。" 网友 "@坐着聊 " 发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石象路看起来有点荒芜,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有低低的草丛。最抢眼的当属一对石象,它们低垂着头,眼睛彼此凝望。它们的背上,矮矮地隆起,从头部一直到尾部,都凸起。" 大象背上长毛了,像猛犸!" 有网友说。

"@坐着聊 " 说,老照片是晚清时期的,这说明,石象背上曾经背着东西。" 大象背上,可能原来是没有东西的,只是拍照的时候,被人放了碎石,或是其他什么。"

专家揭秘,它们曾是清朝人的 " 许愿象 "

大个子石象背上背的究竟是什么?南京古都学会副秘书长路侃曾经对石象路上的石像生进行过研究。他说,600 多年前,这些石像生背上和现在大家看到的一样,都是光溜溜的,并没有背东西。" 石象重约 80 吨,放在石象路上,增加了陵墓的威严气势。"

那么,老照片中,大象背上为啥会有东西?" 大象背上的是碎石头,可能是人为抛上去的。我们研究发现,石子是从清代开始有的,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石子又渐渐少了。" 路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 摄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石象 路侃供图

明孝陵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王韦也认为老照片中,大象背上的是石子。他说,从目前发现的老照片来看,最早出现这种情况是在 1865 年。" 这可能是一种祈愿,一种习俗。如果投中了,石子落在石象背上,就表示祈愿成功。" 王韦还发现,外国人也相信这种祈愿的办法,有一张老照片就记录下了这个有趣的场景," 有一个外国人扔完石头,还在张望石头有没有从石象背上掉下来,这个画面正好被拍了下来。"

△ 清朝发行的石象明信片 路侃供图

清朝人许愿独宠这对大个子石象吗?也不全是。" 从一些老照片来看,当时人们扔石子,卧象和骆驼上面都有,但是扔的人相对少。因为卧象比较矮,没什么挑战性,骆驼上面还有驼峰,面积太小了,所以人们还是喜欢往那对站着的石象上扔。"

保护有招,晚清曾经建围挡护住它们

石象不仅是清朝人的 " 许愿象 ",甚至还承担着 " 送子观音 " 的重任。" 因为大象的鼻子和望柱都形似石祖,所以当时的人们会在上面钻下来石粉,带回家给不生孩子的女性服用,这是一种生殖崇拜,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路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去仔细看看,还能看到大象鼻子上坑坑洼洼的。

△ 石象的鼻子

石象承担着这么多 " 重任 ",清政府也采取过很多保护措施。" 晚清的老照片中,所有的石刻都有围挡,包括翁仲路都有围挡,为了保护它,晚清的时候还立过一块特别告示碑。"

时光流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保护方法。600 多岁的石像生,现在是人们眼中的网红,人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它。不过,为了让它们继续 " 长寿 " 下去,不要去摸它们,更不要攀爬。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胡玉梅 张然 / 文 赵杰 / 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