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6-23
快快评丨培训机构非法收集14万条学生信息,怎么做到的?期待细查深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央视新闻 6 月 23 日消息,无锡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在对某教育培训机构检查时,在其办公电脑中发现一个文件夹,里面有个表格,内容涵盖了江阴市绝大部分中小学学生和家长的信息资料。经初步清点,里面有 " 学校、学生姓名、性别、年级、班级、学生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及电话 " 内容的个人信息 14 万条。

通报称,经查,当事人通过不明渠道获得学生的个人信息,在未取得学生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以拨打电话的方式推销教育培训服务业务。江阴市市场监管局依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 300000 元。

有孩子在中小学读书的家长,经常能收到各种培训机构的电话。笔者女儿现上初中,也时常被类似电话骚扰。我不胜其烦同时也好奇,对方如此 " 精准推销 ",是如何知道我的手机号码、女儿姓名和所在学校、年级?

看罢新闻,笔者明白了,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能量巨大,而且胆大包天。

一家县级市的教育培训机构,竟然收集了 14 万条学生和家长个人信息,几乎将当地所有在校生 " 一网打尽 "。细思极恐!惊叹之余,很想问一句,这是哪家培训机构,又是怎么做到的?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通报没有点名,希望后续处理时,相关部门能将这家培训机构点名曝光。

更大的疑问是,通报称,这家培训机构通过不明渠道获得学生个人信息,到底是什么样的渠道?其中有没有学校和教育部门人员涉入,值得细查深挖。

培训机构非法收集 14 万条公民个人信息,不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条款,而且涉嫌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目前案件线索已移交公安部门处理。这家培训机构充当了什么角色,相关非法行为如何定性、定罪,有待进一步查证。期待公安部门能顺摸瓜一查到底,将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所有嫌疑人都揪出来,并绳之以法。

ZAKER 南京评论员 曹玉兵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学生 培训机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