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边圆圆 记者 韩秋 顾潇)一个未满 16 周岁的孩子,连续盗窃 70 多起,还多次对着摄像头比着 " 胜利 " 的手势挑衅司法机关。" 这个孩子该怎么管?成了我们心里的难题。这类孩子该怎么管?更是一个社会难题。"6 月 29 日下午,在扬州市检察机关办案故事演说会上,仪征市检察院的王璐提出了未成年犯罪的管理问题,直击人心。
△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 通讯员供图
小明(化名)未满 16 周岁,就已经盗窃了 40 多起,涉及价值 4 万余元。公安机关 3 次将他抓获并决定行政拘留,但都因为小明不满 16 周岁,不予执行。被处罚之后的小明依然没有悔改,继续单独或伙同他人又盗窃了 30 多起,并且多次在作案成功后,对着摄像头比着 " 胜利 " 的手势来挑衅司法机关。为了不让小明再行差踏错。仪征市检察院主动迈出第一步,查阅有关资料,对收容教养案件的立案启动、证据收集、规范流程以及审核审批情况进行研判,多次与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沟通。2019 年 7 月 31 日,公安机关决定对小明收容教养一年,并送交江苏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接受教育矫治,成功激活了 " 收容教养 " 这一沉睡多年的条款。现在,小明已经认识到自己之前的错误,表示会积极接受教育。
" 其实,收容教养只是一种手段,我们的出发点还是‘爱’。孩子犯了错,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一票否定,接受教育,还能改正,重新做一个好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最终的期望。" 王璐的话让在场的听众深切感受到未成人年犯罪管理的重要。
6 月 29 日下午,扬州市检察院举办了 " 忠实践行公共利益的代表,检察官向您汇报 " 扬州市检察机关办案故事演说会。5 名检察官化身故事演讲者,他们没有宣讲枯燥的法律条文,也没有进行严肃地说教,而是用故事的形式讲述自己办理案件的过程和心得,用真情来打动人心,引发更多人去关注、了解检察工作,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产生认同甚至是感动。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