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7-05
小康生活十二时辰丨种荷花、搞旅游,他带领1200名村民一起打造“网红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莹 花宇 文 / 摄) 时至夏至,南通如皋平园池村千亩荷塘内的荷花含苞待放,特色农耕民俗文化馆内茶香沁人,俨然成为网红景点,周边城市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拍照打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个曾经的传统农业村,在党总支书记刘炜建带领下,主打 " 农业 + 旅游 " 牌,实现华丽转身。2019 年共接待游客 18.5 万人次,旅游收入 1600 多万元,1200 多名村民就地就业,走上奔向小康的 " 康庄大道 "。

△平园池村千亩荷花塘

莲叶田田,荷影绰绰,连片的荷塘点缀着不远处白墙黛瓦的村落。村里原本闲置的谷仓变成了农耕民俗文化馆,复原的铁匠铺、老酒庄、竹编店等具有浓浓的乡土风情,竹叶茶和莲心茶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南通市民吕女士慕名而来,和朋友们驱车几十公里来到这里,重温记忆中的农耕文化,享受乡村慢生活。

△平园池村农耕民俗文化馆

" 我们荷花塘景点刚开门的时候,游客特别多,高峰期近万人,手机信号都被挤没有了。" 如皋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回忆起当年刚起步的岁月,感慨万千。平园池村原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传统农业村,2014 年人均收入仅为 18600 多元。2013 年,这位曾经年入百万的 " 养鸡大王 " 走马上任,来到平园池村担任党总支书记后,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跳出传统种植模式,带领全村乡亲们 " 种荷花,搞旅游 ",用 " 农业+旅游 " 的方式来搭建平园池的特色致富路。

乘着 " 乡村振兴 " 的东风,刘炜建深挖历史资源,整合财政扶持项目,争取资金加大投入,从农田改造、村庄绿化到修渠造路、拆坝建桥、河道治理、修建垃圾池 …… 多管齐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白墙黛瓦的 " 网红楼 " 成为当地标配。

△游客拍照打卡

如今,投入 500 多万元打造的 1100 亩荷花塘,已成为当地著名的 3A 级风景区。田园观光、采摘垂钓、民俗度假等系列乡村旅游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日均游客近万人,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 1200 多人就地就业。村民平均年收入已从 18600 元增长到如今的 29700 元。原先的传统农业村也蝶变成远近闻名的 "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民宿区 16 栋,有 8 栋已经投入运营,都是村民们自己的房子改造成的。新的停车场和景观大道也已建成,方便游客游览参观。" 刘炜建说。

谈及未来,刘炜建的小康梦很朴实:" 空气清新,生活自在,百姓每天都有事情做,早晚都有地方玩,就是我心目中的小康生活。"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标签

网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