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30
深晚报道|广东汕尾·汕尾日报 “深圳做法”助汕尾百分百脱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深圳投资 16 亿元帮扶建设的深汕中心医院。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供图

▲汕尾汾河村的优质红心大叶番薯在消费市场很受欢迎。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供图

汕尾日报记者 陈晓铭

2013 年起,深圳市开始全面对口帮扶汕尾市,同时定点帮扶汕尾 200 个省定贫困村精准脱贫。7 年来,深圳先后派出 300 多名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常驻汕尾,实现结对帮扶与干部派驻 " 市、县、村 " 三级全覆盖,深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共建、民生保障等重要帮扶任务。据统计,深圳累计投入帮扶资金约 83 亿元,其中精准扶贫资金 22 亿元,民生帮扶资金 23 亿元,产业共建资金 38 亿元,实现 200 个贫困村 100% 脱贫,累计实际减贫 42742 人,脱贫率达到 100%。

倾力援助护佑民生幸福

汕尾市偏远乡镇的医疗卫生建设难以满足农村群众就近看病的需要。因此,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将民生帮扶资金向乡镇医疗卫生领域倾斜,重点帮助偏远落后乡镇援建扩建或改建医疗机构、购置亟须的医疗设备,促进了当地医疗水平大幅提升。

其中,深汕中心医院是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圳市对口帮扶汕尾建设的一所综合医院,也是深圳对口帮扶援建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由深圳对口帮扶专项资金全额帮扶建设,总投资 16 亿元。项目选址于汕尾城区高铁站中央商务区,针对汕尾需要,计划建成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按照建设计划,深汕中心医院今年底将竣工验收

创新产业共建帮扶路径

" 深圳总部 + 汕尾基地 "" 深圳研发 + 汕尾生产 "" 汕尾研发 + 汕尾制造 ",这是指挥部立足 " 汕尾所需、深圳所能 ",在推动深圳汕尾产业共建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帮扶模式。

为了推进 " 深圳总部 + 汕尾基地 " 模式,对于转移至汕尾共建产业园的企业,在深圳市范围内为其优先安排总部用地;支持企业转出后,其原有厂房更新改造为总部用房、研发基地等。据统计,深圳转移到汕尾共建产业园区的 128 个项目中,80% 以上企业均是 " 总部在深圳,基地在汕尾 " 的深汕一体化模式。

此外,在帮扶引进产业过程中,指挥部把共建产业园作为深圳的配套产业发展园区,在打造支柱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新兴的特色产业,引进科技含量高、具备一定自主研发能力的项目。通过 " 汕尾研发 + 汕尾生产 " 模式,指挥部近三年帮扶汕尾引进高新技术企业 32 家,培育创新团队 12 个,引进副高以上职称的科技人才 21 名。

(部分数据来源深汕帮扶微信公众号)

相关标签

汕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