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30
深晚报道|完全没臭味!噪音非常低!广东首座地埋式垃圾站罗湖建成使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30 日,广东首座地埋式垃圾站在深圳市罗湖区长岭村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悉,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针对垃圾转运站等 " 厌恶型 " 环卫设施环境影响大、精细监管难、作业强度高等问题,积极探索将环卫设施关入 " 地下消毒柜 "。

长岭村的地埋式垃圾站不但从视觉上与传统垃圾站完全不同,还极大地减少了臭味和噪音等二次污染,让垃圾站更友好地为居民服务。

这座地埋式垃圾站将占地面积 300 平方米、建筑层高 10 余米的转运站从地上 " 搬到 " 地下(注:传统垃圾转运站一般占地 500 平方米),只有洗衣机大小的 " 翻料器 " 露在地面,看起来就是一个平整开敞的公共广场空间,还有许多景观植物环绕,再也不是印象中没人愿意靠近的样子。

周边干净整洁,没有横流的污水,也没有一般垃圾站的臭味。这个 " 翻料器 " 相当于投放口,可以通过它把垃圾桶中的垃圾倒进位于地下的压缩箱中,所有的垃圾都存储于地下长岭村的地埋式垃圾站配备了两套压缩箱,可以满足 2-3 万人的使用。

" 地埋式垃圾站之所以从视觉和嗅觉上大为改观,是因为配备了三套除臭系统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设备研发单位负责人王晓斌介绍说。

第一套除臭系统在倾倒垃圾时,在倾倒口下方喷淋除臭液,清除垃圾在掉落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第二套除臭系统在地下密闭空间内,定时喷洒除臭植物精油,进一步消除异味;经过这两套系统后仍可能存在的少量异味,最后则会被第三套除臭系统——负压除臭系统净化。

垃圾在存储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也就是我们俗称的 " 垃圾水 ",则会被收集在特定容器中,经过处理后排放进市政污水管道。

当天,有清运车驶入了垃圾站,环卫工人将一个 660L 标准垃圾桶挂上翻料器,随后翻料器自动把桶里的垃圾倒进埋在地下的压缩箱里。

据介绍,地埋式垃圾站的翻料器上还安装了橡胶防护垫,最大程度地减少因为碰撞产生的噪音。垃圾在地下完成压缩后,现场环卫工人操作控制装置,承载着压缩箱的平台就缓缓地从地面之下升起来。

依靠成熟的液压系统,升起过程的噪音跟小汽车的发动机差不多,下降时更是几乎静音。

据介绍,地埋式垃圾站还具备许多智能功能。比如,当压缩箱的容积或重量任一值达到量程的 85% 时,压缩箱会发送清运报警,向管理人员推送清运信息。

当设备感应到垃圾站内产生烟雾或温度过高时,会自动对垃圾站进行灭火作业,确保站内作业安全;在设备内设有两套排水系统,防止雨水进入垃圾站内、造成雨污混流。

今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地埋式转运站上线了空间除臭及喷淋消杀系统,能在地下密闭空间实施降尘、除臭,同时对垃圾上的病菌进行覆盖渗透,持续高效消杀。站内全区域架设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探头、噪声监测仪,在站点大屏幕公示相关信息,以数据说话消除周边居民的疑虑。

据了解,传统垃圾转运站一般需要 2 至 3 人驻守,完成每车垃圾清运耗时近 30 分钟;地埋式垃圾转运站采用了自动挂桶翻料技术,目前站点仅需 1 人管理,完成每平板车垃圾清运耗时约 20 分钟,转运效率提升三分之一。

接下来,激光算法自动导引运输车完成调试上线运作后,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将彻底取消人工装卸搬运,成为首座 " 无人值守智慧站 ",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作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距离地埋式垃圾站最近的一栋居民楼的住户王建辉说:" 以前还很怕垃圾站又臭又吵,现在我感觉这个垃圾站就好像没有一样,完全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休息。"

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罗湖区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通过地埋式垃圾桶、地埋式垃圾站互相配合,实现居民从小区投放到末端处理 " 全程不见垃圾 "。其建成使用将有效解决社区垃圾站邻避问题,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通讯员叶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