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6-30
深晚报道 |阿里数字农业产地仓亮相 在云南开辟“水果班车”每天运往京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6 月 30 日,阿里巴巴宣布,位于广西、云南的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以下简称产地仓)已全面运转。

今年之内,阿里巴巴数字农业还将在四川、陕西、山东建设三个产地仓,形成全国农产品五大集运枢纽,并在多个省会城市打造 20 余个销地仓。" 产地仓 + 销地仓 " 模式,一张数字化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将初步成形,一年可以支撑 100 万吨生鲜农产品新鲜送往全国餐桌。

▲位于南宁市的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

2019 年,我国农产品总产量 19.80 亿吨,其中生鲜农产品产量超过 11 亿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曾介绍,生鲜农产品影响农民收入的弹性最大,由于存在保鲜和腐烂问题,无法及时销售的生鲜农产品损失可达 20%-30%,而这一损失主要由农户承担。

而阿里巴巴的产地仓,可以大幅缓解农产品的损耗问题。

据悉,广西、云南的产地仓建在南宁、昆明机场附近,空运、陆运便利。也是广西、云南规模最大的农产品集运加工场所。

广西仓一期日发货能力近 300 吨,云南仓一期日发货能力约 150 吨。主要涉及生鲜类农产品,沃柑、火龙果、百香果、石榴、芒果、凤梨、木瓜、紫薯等数十种。

数字化是两个产地仓的最大特色。据了解,数字化中控室可随时了解两省农产品数据和入库情况;水果被送上四通道的分选设备,如同做 CT,光电分选机可以测出每一颗水果的酸甜度、果面光洁度,是否有霉斑、橘皮和划痕。至于水果果径,更可以精确到毫米,重量精确到 0.5 克。

效能是产地仓的关键因素。在昆明产地仓的双通道分拣线,熟练工一天最多能分拣出 450 公斤水果,而分拣线一小时就能将 7 吨水果 " 分门别类 "。效率是前者的 124 倍。

从农产品转变成商品,涉及分选、品控、装箱、打单等诸多流程,而数字化和自动化的产地仓,完成这一系列流程,只需要两分钟。

高效并不会让农民失业,在广西、云南产地仓,初期就提供了近 600 个就业岗位,帮助农民们成为产业工人。

产地仓更像是水果保鲜箱,在南宁仓,4 万立方米的冷库保持 0-4 ℃,据估算,可以把生鲜农产品的损耗率从 20%-30% 降低到 10%,把这部分利润 " 还 " 给农民。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