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园区援建的和平县华强中学教学楼。受访单位供图
" 福和携手,世纪情缘 "。按照深圳市统一部署,自 1998 年以来,深圳福田对口帮扶河源和平县。22 年来,福和产业转移园、福和大道、福和中学、福和小学、福和幼儿园、福和文体广场等合作共建项目相继建成使用,一大批 " 福和 " 元素在和平县大地上 " 开花结果 "。
近日,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黄伟率区相关部门和辖区企业负责人一行赴和平县考察,谋划推出更多对口帮扶的合力之作、真情之作、品质之作,并组织辖区爱心企业和财政资金捐赠 1500 万元用于学校建设,组织辖区农业企业签署 1000 万元的消费扶贫协议,为 " 福和品牌 " 注入新内涵、增添新动力。
产业帮扶创造奇迹:大山里养出了 " 海虾 "
帮扶帮长远,长远看产业。和平山好、水好、环境好,福田充分挖掘这一优势,积极引进产业帮扶项目。阳夏水产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就是这样的产业帮扶项目之一。
该项目位于和平县彭寨镇西长村,由深圳市阳夏水产有限公司负责投资运营,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采用全封闭式循环水淡化养殖,与直接海水养殖相比能够大幅减少病虫害,也从源头上杜绝了使用药品的风险。依托阳夏水产公司的终端分销渠道,养成的海虾直接对接深圳的超市、商场,省去中间成本环节,真正实现 " 农超对接 "。如今,深圳人足不出深圳就可吃到和平 " 海虾 "。
只要线上购买和平县农特产品,消费总金额 10% 就会返还给对应帮扶贫困村。为了更好调动对口帮扶贫困户的积极性,以销促产,福田在全省首创 " 消费返还 " 模式,并打造 " 福和直通车 " 消费扶贫平台。该平台于 2019 年 10 月底上线运营,农家土鸡蛋、深山蜂蜜、农家黑豆腐竹 …… 都能在线上购买。截至今年 6 月,福田已有 39 个对口帮扶单位与平台运营商签约,订单金额达到 1324 万元。
一流的校舍、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资源
敞亮大气的学校礼堂、国际标准的塑胶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雅静的阳明书吧 …… 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华强中学,让考察组印象十分深刻。华强中学由福田援建,2017 年动工建设,当年秋季便招生入学,目前现代化教育初具雏形。
教育领域的对口帮扶,不仅是学校校舍的建设,更包括校长、教师等队伍建设培养,以及智能化教育领域协作。接下来,福田将陆续选派一批优秀校长、教师入驻和平县,通过远程智能教育平台,将福田的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和平。
和平县正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大量人员到和平县城务工,导致初中学位十分紧缺。为了解决学生就读难的问题,福田决定援建星星中学,由辖区爱心企业捐赠 800 万元、区委区政府捐赠 700 万元,以政企协作的方式支持学校建设,不断改善和平教育环境。
从租借瓦房到拥有 " 小洋楼 ":帮扶乡村振兴的 " 精彩缩影 "
6 月 23 日,福田考察组来到杨劲珍家里慰问。杨劲珍是和平县大坝镇水背村村民,2016 年精准识别时被认定为贫困户。全家共 5 人,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人住在一间不到 20 平方米的瓦房里。福田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后,驻村工作组在充分利用国家危房改造政策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改造资金 5000 元,补助杨劲珍正在读书的两个小孩 8500 元,并聘请杨劲珍为水背村保洁员,不断改善家庭生活条件。如今,杨劲珍和丈夫通过勤劳努力,建起了一栋 3 层的 " 小洋楼 ",日子越过越红火。
同样实现这种 " 蝶变 " 的,还有和平县阳明镇梅径村。梅径村是和平县 42 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在福田的帮扶下,建立了培植油茶和茶叶等产品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起了党群服务中心,让 " 老村蝶变换新颜 ",由原来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相对贫困村,一跃成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通讯员 温现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