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01
深晚报道|南航深圳先锋党员郭全华坚守孔探岗位20余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1 日迎来 " 七一 " 建党节,成立数十载,南方航空深圳分公司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党员,郭全华就是其中一员。他个头不高,大眼方脸,常年的机务工作让他看起来略显木讷,但一聊起工作,他的眼里立马闪现技术男单纯而执着的光芒。他从事孔探工作已经 20 多年,曾经发现超过 30 架次的发动机重大损伤,为公司挽回可能的损失数以亿计,是一位用行动彰显模范带头作用的先锋党员。

技校生成为首批 FAA 持照者

1983 年,郭全华从广州民航技校机务维修班毕业,进入民航湖北管理局机务科从事维修工作。

1986 年,他被推荐参加 FAA 执照培训班。技校毕业的他,通过自己的不服输和专研劲头,硬是将成绩提高,最终成为中国首批 FAA 执照持有者,实现了华丽转身。

1991 年,南航深圳分公司筹建之初,机队有 4 架 B757、4 架 B737、4 架萨博 340,丰富的机型配置对郭师傅这样痴迷技术的人来说有无比的吸引力,于是他带着 FAA 执照和逐梦之心,从武汉举家南迁到了深圳。

作为技术骨干来到深圳,他的维修才华不断显露。当时他不仅具有深圳分公司所有执管飞机的放行、试车、孔探授权,还对疑难故障积极探索,承担起讲课以及课件编写的任务。

命中注定与孔探结缘

孔探工作者就是借助一根 " 管子 " 插入发动机内部,根据各种损伤状况对发动机状态进行评估。正常来说,孔探人员需要经过理论、实操培训,并经过一年实习方可独立工作。

▲郭全华

1994 年,通用电气 GE 公司派技术代表到深圳分公司技术回访,恰逢一台发动机需要孔探。当时,偷师多时的郭全华毛遂自荐,在技术代表的监督下对发动机进行全面孔探。结果,郭师傅用他精准、细致的操作带给电器公司技术人员深深的震撼,他们决定当场为郭师傅颁发该机型孔探的技术执照。郭师傅也就从此走上了孔探之路。

由于发动机制造厂家几乎没有提供孔探检查工艺的保障性支持,孔探工作者往往面临巨大困惑,实际工作中也有诸多问题。

2012 年,郭全华仔细梳理多年的孔探工作经验,从设备选择等十二个层面编写了一套《V2500 发动机孔探检查操作规程》的规范手册,主要规范孔探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提高损伤检出率及孔探效率。

这本手册获得了 2014 年南航机务工程部班组建设优秀成果奖,并于 2016 年在南航所有 V2500 发动机执管单位进行推广,成为标准化文件的基础。

党员先锋不忘初心

回看郭全华师傅 20 多年的经历,不仅看到一位技术大拿的成长,也看到一位中共党员的先锋作用,用 20 余年岁月来书写初心。他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岗位能手,获得民航总局铜质奖章,他带领的班组获得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先进小组。

▲郭全华(右一)工作照

20 多年来,他用一如既往的严谨细致和愈发炉火纯青的孔探技艺和经验,发现了近 40 台发动机内部重大损伤并及时更换。

他说,维修工作早已融入血液,所有感情皆付诸于此。孔探工作虽然枯燥繁琐,但是始终要有对生命、规章、职责的敬畏之心。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正是心怀敬畏,不忘初心,才能不断磨砺耐心,打磨技艺,才能不断地、更好地去保障民航安全。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通讯员 孙海英 张洋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