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艳萍 实习生 朱格墨 记者 任红娟)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的一个慢性病,病人后期症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学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季国忠教授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无论从国家层面、卫生行业层面,还是医务人员,甚至大众都非常关注慢病管理。
季国忠表示,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高盐、高糖饮食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日常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要加强健康知识的普及,将预防关口前移,让市民知道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疾病,改变个人不良生活习惯,进而从根源上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
要实现慢病管理的目标,需政府层面、医务人员、大众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他呼吁,二三级医院的医生,除了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还要关注疾病前期的预防、后期的康复和管理。与此同时,社区家庭医生、全科医生也应注重提升慢病管理知识,做好对病人的咨询、指导、管理等。
他建议," 医务人员在健康中国、健康江苏战略的实践中,一方面,在诊断和治疗时,应做好‘一级、二级、三级’预防及康复管理,要加大科普宣传并落到实处,‘细到油、盐、酱、醋、米怎么吃,以及如何规范用药……给予大众实实在在的指导。"
拿胃食管反流病来说,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确定造成反流病发生的具体原因,为病人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帮助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对病人进行科普宣传,提高病人的健康素养并及时随访,改善病人症状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控制方面,则需要政策扶持,通过政府的重视,环境的改善,社区的参与,以及公众知识的提高和行为改变,才能把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季国忠指出,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借助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借助健康管理软件及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将为慢病管理提供更好的平台或手段。" 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慢病管理的合力。"
专家名片
季国忠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健委(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主任、中国内镜诊疗质控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分会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互联网医疗服务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及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 333、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南京医科大学教学名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