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03
深晚报道|深圳科技战疫先锋华大从国内走向全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火眼金睛,分辨病毒。" 在全球战疫中," 火眼 " 实验室从中国走向世界,以华大基因为代表的深圳科技抗疫力量正为全球防疫作出贡献。在国内,由华大基因运营的 " 火眼 " 实验室已在北京、武汉、深圳、天津等全国 13 个主要城市落地,全国 " 火眼 " 日检测通量超 16 万人份。在海外,2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余个 " 火眼 " 实验室将陆续启动,预计总检测日通量超过 30 万人份,在全球范围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依托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与技术、快速高效的反应能力和高质量人才队伍的支撑,华大为全国乃至全球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 " 深圳力量 "" 中国技术 ",多项疫情防控成果获得世卫组织、国家主管部门及国内外媒体的高度肯定。

气膜 " 火眼 " 实验室助力北京防疫

今年 2 月,由华大基因建设的全国首个 " 火眼 " 实验室在武汉试运营,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迅速成为众多抗疫堡垒的前哨站。

为进一步落实北京 " 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 的疫情防控要求,端午假期间,北京大兴气膜 " 火眼 " 实验室启动升级建设。在保证核酸检测能力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原有的 9 个气膜舱扩建至 16 舱,并完成一系列升级流程。6 月 28 日,实验室已完成全部升级改造工程,日检测通量已达到 10 万人份,成为当前全球日检测通量最大的气膜 " 火眼 " 实验室。该实验室建成后,极大提升了北京地区核酸检测能力,目前,华大基因北京地区检测总量已达百万例。

▲ 北京大兴气膜 " 火眼 " 实验室

华大集团北区首席代表刘心表示,北京大兴气膜‘火眼’实验室的搭建仅用了 3 天时间,在升级改造之后,目前日检测通量达到 10 万例。该实验室通过气膜这种方式来搭建,能够实现快速响应。但其整体的实验室功能又和传统的实验室是一致的,是一个可移动、自动化、大通量的核酸检测实验室。

中国智造赋能 " 火眼 " 彰显战疫硬实力

" 火眼 " 实验室能够保持超高通量的检测能力运行,先进的工具和设备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华大智造执行副总裁刘健告诉记者,比如在最影响整体检测效率的核酸提取环节," 火眼 " 实验室装备了华大智造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 MGISP-960,通量达到 192 样本 /80 分钟,适用于企业、临检、医院等领域的中高通量用户,一人可同时操作三台设备,相比人工提取有 50 倍的通量提升。

在全国抗疫中,华大智造 MGISP-960 已支持包括湖北、山西、北京、天津、南京、深圳在内的全国 30 余个城市及地区,成为各地疫情防控的重要科技力量。华大智造设备也伴随 " 火眼 " 实验室走向全球,包括支援瑞典、阿联酋、加拿大、塞尔维亚、澳大利亚等国家,为全球战疫提供坚实工具保障。

▲ 实验人员正在 " 火眼 " 实验室里操作 MGISP-960

" 火眼 " 建到海外支撑公共卫生新基建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华大基因运营的 " 火眼 " 实验室从中国走向全球,已在阿联酋、文莱、塞尔维亚、沙特、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落地,成为国际社会携手应对疫情的 " 前哨 "。目前,2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余 " 火眼 " 实验室已启动或在洽谈中,预计总检测日通量超过 30 万例。

华大集团副总裁李宁介绍道,在海外,华大提供 " 火眼 " 实验室的整体解决方案,带去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为当地的实验室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

应疫情防控需要," 火眼 " 在国内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新冠病毒的 PCR ( 聚合酶链式反应 ) 检测,但 " 火眼 " 的本质是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成套设备、服务平台和标准体系,可动态化地用于多个传染疾病的防控,及疫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承担起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作用。

华大基因国内 " 火眼 " 实验室总指挥朱师达表示,对于突发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火眼 " 能在短时间内搭建完成,迅速提升当地高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而在疫情平稳后," 火眼 " 实验室还将会在生育健康、传染感染疾病、肿瘤等方面的大规模人群检测上继续发挥优势,成为各地医疗卫生体系改造升级中的 " 标配 "。

深圳晚报记者杜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