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3 日下午,深圳市新时代 " 枫桥式 " 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现场会在盐田区召开,市退役军人局副局长张启荣,盐田区副区长莫熙玲,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各区(新区)退役军人局局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盐田区各街道、中英街管理局分管领导等出席现场会。
老兵参与自治贴近心坎 服务站营造 " 家 " 的温馨
参会人员先后到盐田区海山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海涛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和盐田区保安公司退役军人之家实地参观,详细了解功能场室、运作理念、工作机制、业务台账等相关情况。
走进服务站与老兵之家时,记者感觉到一种温馨的氛围,各服务站与老兵之家均精心布置了老兵客厅、荣誉室、书画室、阅览室、健身房、老兵工作室等区域,不少退役军人在此活动。
" 以前的生活是等儿子下班、等孙子放学,现在我可以到服务站里看看书、打打乒乓球,还可以参与到爱国拥军教育宣讲中,感谢政府为我们建了这个服务站!" 退役军人老陈坦言道,在盐田区,老兵是正能量的传播者、先进模范的代言人,他们在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等不同领域发挥余热,赢得了社会的肯定与尊重。
记者了解到,在街道服务站的统筹下,各类党建活动和业务培训广泛开展,除了扎实做好帮扶慰问、就业指导、权益维护等基础工作,还推出特色服务,同时进一步下沉了矛盾纠纷预警和化解关口,推动防线前移,及时掌握问题隐患,促进纠纷化早化小。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队伍中还特别让老兵参与自治,让老兵的普遍需求暴露出来,从而使推出的服务更贴近他们的心坎。退役军人刘某说," 现在政府肯倾听我们老兵的心声,听取我们的建议,比如考虑我们重点抚优对象普遍年纪大等实际,推出疗养服务,很契合我们的实际需要。"
"1+3+6" 模式 为全市退役军人服务站提供 " 盐田经验 "
在现场会上,参会人员观看了盐田区创建新时代 " 枫桥式 " 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纪实片,盐田区副区长莫熙玲作欢迎致辞,盐田区退役军人局局长黄伟光对 " 枫桥式 " 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情况作工作汇报。
据悉,今年来,盐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 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 等重要批示精神,针对辖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时间短、人手紧、资源少、根基浅等实际,大胆创新,借力而行,以 " 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打造最温暖老兵之家 " 为目标,率先启动新时代 " 枫桥式 " 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工作。通过进一步做实街道服务站,延伸服务保障触角,调动多方力量参与,盐田区取得了政策及时落地、事项及时办结、信息及时掌握、困难及时帮扶、诉求及时回应、矛盾及时化解等良好成效,逐步形成了一个主体、三个平台、六支队伍,即 "1+3+6" 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 盐田模式 ",丰富了 " 枫桥经验 " 新内涵。
" ‘一个主体’即街道服务站承担统筹各项工作的‘大脑’和上传下达的中心枢纽角色,通过建立信息共享、联勤联动、合力处置等机制,进一步打破业务部门壁垒,在服务对象入伍、服役、就业、优待等各个环节,提供精准专业高效的闭环式、全周期服务。‘三个平台’指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企业退役军人之家、老兵工作室,它们同步运作、各自发力,在配合中打造服务保障新格局。‘六支队伍’则是专业、联动、调解、信息、志愿、宣讲六支队伍,作为开展日常工作的主体。" 黄伟光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短短半年时间,盐田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呈现出新局面、新气象,辖区基本实现 " 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军人军属幸福感、获得感和荣誉感明显提升。
市退役军人局领导充分肯定了盐田区 " 枫桥式 " 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创建工作成效,并对全市推进退役军人服务站提了三点要求:一是必须提升政治站位,准确把握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政治考量和面临形势;二是必须紧扣新时代新要求,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三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积极培育打造 " 百花齐放、点面开花 " 的发展态势。通过多措并举,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借助群众智慧开展服务,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协作,倾心服务退役军人的良好局面,实现小阵地大服务,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向心力。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实习生 李娴 编辑 谢启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