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07
深晚快评 | 高考作文:跃动的时代的脉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还记得你那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吗?

今天,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照例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各路 " 文豪 " 纷纷一展身手,难度评选大赛热火朝天,有不少网友忆起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还有人发出 " 幸好我毕业得早 " 的感叹 …… 有人开玩笑地说,相较于数学、物理等科目,高考作文是大部分人唯一还看得懂的题材。

其实,与其说大家热烈讨论高考作文,不如说是 " 能够看得懂 " 的高考作文,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可供参与高考的切口。在参与高考作文讨论的过程,也无形中完成对高考岁月与青春的记忆和感慨。

最直接地看,文以载道,是中国作文一以贯之的传统,也是高考作文的使命所系。高考作文向来被视作教育理念和社会价值的重要承载体,人们往往从其变化中,能够窥探到教育理念的变革。但无论怎么变,可以确定的是,让学子接触时代,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更具活力和创造力,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

因此,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寄载着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祝愿和希望。强调才思敏捷的同时,着重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是社会大众普遍的内心期盼。

与时代同频共振,一直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梳理 40 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社会现象或价值观念的演变史。从 1981 年的 " 毁树容易种树难 " 到 1999 年的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从 2008 年全国卷的 " 汶川地震 " 到今年北京卷的聚焦北斗卫星、" 当今时代 ",近乎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都彰显着社会热点、生活态度及时代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大众聚焦高考作文,想要从中窥探出高考视角下的时代理念,从而表达对时代变化的感受、认知与思考。

倘若把时间维度拉长,我们更能感受到高考作文 " 时代性 " 的一面。

一篇同样的高考作文题,十八岁,二十八岁,三十八岁 ……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纪,或有着不一样的想法与感悟。这是时代注入的新的养分,成长给予的感悟和启示,生活赋予的沉淀与收获。

与时代谈谈心,是一篇高考作文承载的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与意义,还将在人生的成长历程中延续。正因为此,这篇在青春岁月所挥笔写就的高考作文,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记忆的重要意义。一篇高考作文题,也是时代的 " 考题 ",需要在成长中不断作答。

今天只是高考的第一天,明天还要加油,祝愿考生稳住心态,继续乘风破浪!

(温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