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8 日上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周岱翰、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之虹,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庆锋,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省良、深圳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罗乐宣、福田区人民政府区长黄伟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挂牌仪式。
该研究院的成立,将充分整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和 " 三名工程 " 团队及国内外高校的优势资源,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 双区驱动 " 重大历史机遇,落实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抓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 "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研究平台 ",使医院逐渐从临床型医院到研究型医院的转型,初步形成产学研教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 " 病有良医 ",努力打造 " 健康中国 " 深圳样板、一流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医医疗高地。
同时,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还将紧抓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依托深圳 " 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 和深圳市关于中医药创新发展相关政策支持,筑牢根基、塑造优势。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钱自亮介绍,研究院将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的优势资源,特别是要联合院士团队、国医大师团队,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要求为基准,把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 4 个公共实验平台,3 个配套实验平台,走出一条现代化的中医发展新路径。
下一步,研究院将在 6 个研究方向重点突破:
一是创建代谢综合征中医整体辨治体系,组建中医代谢病实验室,推广中医代谢病诊疗方案,并建立代谢病防 - 治 - 管 - 控四位一体新模式。
二是组建以中医药肿瘤防治临床需求为导向的转化药学研究,发挥中医临床与中药学相结合的优势与特色,以中医防治肿瘤的临床为导向,采用转化药学的研究模式,阐明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科学性并研发新药。
三是加强运用靳三针结合干细胞治疗儿童自闭症,探索特异性诊断指标,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形成一整套标准化的诊疗体系。
四是建立脏腑推拿、软伤推拿、儿科推拿等基础研究体系,重点开展中医手法作用机制研究、中医手法治疗临床常见病症的优选方案与规范化研究。
五是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临床基础研究,利用目前前沿关键技术与创新方法,加强多学科前沿技术与中医药的深度交叉融合,深入揭示证候、中药方剂等中医药关键问题科学内涵,系统开展临床评价、疗效机制及中医个体化辨证论治能力提升等研究。
六是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将知名老中医的诊疗思想、辨证逻辑、症状关系和处方经验进行大数据应用,开发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许能贵、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冼绍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陈达灿、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常巨平,深圳市福田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邝肖华,福田区委常委刘柏廷,福田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主任叶文戈,福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孟漫以及福田区卫健局局长董宏伟、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党委书记张天奉等领导和专家共同出席了挂牌仪式。
深圳晚报 记者 汪仕林 通讯员 马晓群 实习生 杨笑晨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