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11
深晚报道|民法典时代的行政执法怎么干? 福田区法学会首场“民法典守护美好生活”基层公益普法课程开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行政执法如何应对新挑战、新要求,守护人民美好生活?7 月 9 日,福田区 " 民法典守护美好生活 " 基层公益普法系列课程首场活动在南园街道办执法队举行。在深圳市法学会和福田区委政法委的指导下,福田区法学会、南园街道办事处联合福田区维德法律服务中心,面向街道办执法队工作人员,开展了 " 从法到典 "《民法典》新增实质修改要点解读专题讲座,针对新法典的颁布,进一步强化执法人员为 " 民 " 服务的基本法治理念、规范为 " 民 " 服务行政执法行为。

据悉,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法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福田区法学会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回应公共法律服务需求,第一时间联系辖区优秀法学法律工作者,策划推出 " 民法典守护美好生活 " 基层公益普法系列课程,有针对性的针对各领域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社区居民等群体,开展 " 精准滴灌式 " 的公益法律服务,为各领域、各群体提供高品质 " 法智 " 支持。

本次讲座邀请资深律师李萨担任主讲讲师。李萨热衷公益事业,曾获福田区 " 十佳志愿律师 " 称号,也是福田区校园普法 " 新雨计划雨点奖 " 的两届冠军讲师。

李萨首先讲解了民法典 " 七编 " 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各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离婚冷静期、居住权对公民用益物权的影响等社会热点、焦点案例,着重讲述《民法典》对公民的影响。还通过讲解风险性文体活动 " 自担风险 " 规则,提醒和强调在签订协议、购买保险等举措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风险点,以最大化提高安全保障、降低责任风险。

在讲座互动气氛逐渐热烈之时,李萨重点结合了街道执法队身兼城市管理执法和规划土地监察执法等工作职能于一身的特点,针对执法权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以及在执法活动中经常遇到的 " 法无授权不可为(行政行为)" 与 " 法无禁止皆可为(公民自由度)" 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与在场执法人员共同探讨执法活动中应该注意和把握的主要原则、工作要点。

李萨结合自身的调解员经历,围绕办理案件 " 两难两挑战 ",即取证难、当事人配合难和冲突升级挑战、执法人员情商智商挑战等问题,提供了相关化解群体事件、集体事件中的难点与解决思路、路径。

南园街道执法队员们听完讲座后纷纷表示,《民法典》是维护和保障人民根本利益的大典,行政执法出于人民的授权,最终要求也是要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是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根本保障。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编辑 方壮芳

相关标签

美好生活 民法典 法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