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宗青 / 文 徐洋 / 摄)水位持续偏高,降水却还未停止,南京一些社区组织起防汛工作,社区志愿者们轮流值守,严密关注家门口的水位。之前战斗在一线的抗疫志愿者,如今又穿上红马甲,奔波在巡河的堤坝上,一些防疫卡点也 " 变身 " 为防汛值班室,24 小时有人员值守。
△蓝天园社区设在秦淮河堤坝上的防汛值守点
无论是被赋予新功能的卡点,还是面孔熟悉的社区志愿者,他们的职责就是 " 守护 "。" 到了金秋,我们会收获胜利的果实。" 南京市鼓楼区凤凰街道凤凰熙岸社区 8 名志愿者,自 7 月 12 日起轮班到岗巡河,风雨无阻。
防疫卡点又成防汛值班室,抗疫防汛双手抓
△蓝天园社区的疫情防控卡点
在外秦淮河边的堤坝上,有一个醒目的蓝色帐篷,那是鼓楼区凤凰街道蓝天园社区设置的防汛值班卡点。蓝天园社区书记王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因为社区所在的地点离堤坝有一段距离,所以就在堤坝上设了一个点,安排志愿者轮流值守。与此同时,社区之前的防疫卡点还正常在工作,记者看到,位于蓝天园小区的卡点,志愿者正在为外卖人员测量体温,询问进出人员情况。
△凤凰街社区书记马超巡河
目前,防汛工作重要而紧迫,各街道和社区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疫。" 从年前到现在都很忙,也紧张,随时关注水位情况和居民安全。" 凤凰街社区书记马超的手机 24 小时不关机,辖区内一些小区的地势较低,需要重点关注。设在凤凰街 4 号的一个卡点,之前用作防疫,汛期到了,卡点增加了新功能," 我们在这里既防疫,也防汛。" 正在值班的社区志愿者告诉记者。
△凤凰街 4 号值守点
像凤凰街社区这样直接将防疫卡点扩充功能,作为防汛点的,还有不少。凤凰街道西城岚湾社区书记周玲介绍,设在宏鑫花园小区门口的这个卡点,会留一名志愿者负责疫情防控,其他社区志愿者则和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到河堤现场巡河。据介绍,沿河的社区都有自己的 " 责任田 "," 如果之前的卡点离堤坝比较近,就在原先的点上防汛值班。" 凤凰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石头城社区沿着秦淮河设了 4 个防汛卡点
在秦淮河的另一侧,石头城 15 号原先有一个疫情值守点,最近在那里又支起了防汛帐篷,像这样的帐篷,华侨路街道石头城社区沿河一共支了 4 个,先前参加抗疫的志愿者们又投入到防汛工作中。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帐篷前还拉上了宣传横幅,提醒附近居民注意安全。
△社区志愿者正在巡河
不仅一些卡点增加了功能,社区志愿者也在值守中增加了才情,蓝天园社区居民韩秀华写下一首诗,赞扬在防汛工作中辛勤工作的人。" 汛情严重水连天,增设防汛值守点。二十四时来蹲守,谨防洪水爬上岸。党旗猎猎迎朝阳,初心不忘保民安。不畏困难与艰险,共产党员冲在前!"
△蓝天园社区参加防汛值守的志愿者
依然是那身红马甲,抗疫志愿者又上防汛一线
7 月 14 日中午 11 点,凤凰熙岸社区志愿者蒋建萍结束了她当天的巡河值班,她报告说今天的水位比昨天还要略高一些。蒋建萍与其他 7 名社区志愿者,被安排在不同的时段,轮流巡河,每班两个小时。在此期间,他们要负责观测当日水情,查看墙面是否有渗透,以及提醒在河边玩耍或钓鱼的人赶紧离开,并将这些情况拍下图片发到值班群里。
△社区志愿者坚持抗疫
社区书记陆新新将之前为疫情防控建的微信群,直接改了群名," 凤凰熙岸防汛志愿者 " 群内目前共有 20 名志愿者,梅延安、刘跃跃等 8 名志愿者之前也在一线抗疫。" 疫情期间报名,我第一个告诉了家里老太婆,之后孩子才知道,都支持的。" 梅延安的爱人视力不好,家务事和带外孙的重担大多落在他肩上,快 70 岁的老人除了坚守在一线抗疫,还帮社区发放垃圾分类的宣传单,几天前又开始巡河。
梅延安的值守时间是每天下午 2 点至 4 点,午睡时长被压缩了一些," 如果说困难,大家都有困难,我们尽量克服。" 他是一位有着近 40 年党龄的老党员。队伍中,67 岁的季芳党龄也有 30 年,对参加义务巡河的党员来说,也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无论刮风下雨,志愿者们准点出门,在社区包干的河段进行巡查,巡查结束后回到社区交班,并将相关情况记录下来。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巡河日志上清楚列明了当日的巡查情况,陆新新形容这个志愿者团队非常 " 靠得住 "。
△坚守在抗疫和防汛一线的社区志愿者
" 这 8 名志愿者的值守时间是固定的,其他志愿者机动加入,补充力量。" 大家的责任心非常强,看到有人在河边偷偷钓鱼,或是跑到警戒线内,志愿者徐红英和徐秀华都要上前耐心劝说," 这样下水捞鱼太危险,旁边有人在,还能救你,没人的时候怎么办?"
这个队伍中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57 岁的郝岐凤是 8 个志愿者中最年轻的," 那么困难的疫情,我们都经历过了,这次汛期也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经历过抗疫和防汛的志愿者们,勇敢守护着家园。
(受访社区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