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7-15
深晚报道|梧桐山监测记录到3种或因人为放生引入的外来物种 专家提醒应科学放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日前,《梧桐山风景名胜区野猪种群监测项目总结报告》公布,其中人为放生引入外来物种对生态造成的影响引发社会关注。报告显示,此次监测记录到了 3 种非本地分布的兽类,并揭示了大城市近郊更容易遭受放生以及物种入侵的影响。

据介绍,梧桐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深圳市东部罗湖区、盐田区、龙岗区三区交界处,总面积 41.94 平方公里,主峰海拔 943.7 米,是深圳市最高峰。区内森林密布,溪流纵横,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栖息着野猪、豹猫、小灵猫、倭蜂猴、果子狸、猕猴、蛇雕、蟒蛇、平胸龟等多种受保护野生动物。近年来,区内仍不断有新物种被发现,如深圳后棱蛇、白刺湍蛙等,其模式产地都在梧桐山。

深晚记者关注到,在此次报告调查中,监测记录到 3 种非本地分布的兽类,包括 2 种家养动物即家猫与家犬,和 1 种可能由于人为放生而引入的物种,即东北刺猬(Erinaceus amurensis)。报告指出,这些外来物种揭示了大城市近郊更容易遭受放生以及物种入侵的影响。

放生,原本是一种行善行为。然而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民间人为放生行为屡见不鲜,有些成了 " 好心办坏事 ",非但不能使动物获得真正的自由,反而加剧了它们的死亡速度。更有甚者抓住人们放生祈福的心理,大肆捕抓野生动物,再贩卖给群众放生,从中谋取巨额利润,让 " 放生行善 " 彻底变了味。

据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梧桐山是市民放生行为的多发地,其中不乏放生鳄龟等外来入侵物种。另外,倭蜂猴、猕猴以及此次发现的东北刺猬均为外来物种,它们 " 现身 " 梧桐山极可能由于市民随意放生所致。野生动植物保护专家认为,尽管目前这些外来物种是否会对本地物种和生态链条产生不良影响尚待观察,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任由这种放生行为发展下去,梧桐山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必将受到不利影响。

对于这种民间自发放生行为,记者查询资料获悉,根据最新修订的《202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擅自将引进的野生动物放生于野外或者因管理不当使其逃至野外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捕回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此外,《刑法》中也明确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专家郭强告诉深晚记者,尽管国家已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深圳各地也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非法放生的问题,关键在于公众科普教育。目前,深圳已在市内多个风景区、自然公园以及群众常去的放生点均树立了相关标语和指示牌。接下来,该管理处也将联动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深圳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放生、安全放生的教育科普宣传活动。郭强提醒,放生是个 " 技术活 ",要注意处理方式,尽量远离居民区,避免造成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同时还需要考虑放生地的物种情况,不能对当地自然生态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徐娅 实习生 梁善茵

相关标签

科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