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7-16
“硬核”游记!南信大毕业生拍视频,记录南极198天科考之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林雯 记者 仲茜)去南极科考会有什么体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 届毕业生郭安博宇,作为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的助理工程师,在 2019 年 10 月 9 日至 2020 年 4 月 23 日之间,跟随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 雪龙 2 号 " 从上海出发。在这 198 天里,他不仅运用专业知识,为南极科考提供精准的气象参考,还拍了超酷的视频,受到众多 " 后浪 " 点赞。

" 这次南极科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出两艘破冰船‘双龙探极’,‘雪龙号’终于不再孤单了。" 郭安博宇通过视频,向大家讲述南极科考背后的故事。" 过去受制于破冰能力,‘雪龙号’经常需要借助其他国家开出的航道,此刻伴随着海风的呼啸,‘雪龙 2 号’正在前方劈波斩浪,为身后的‘雪龙号’保驾护航。四周大片的冰块如玻璃一般碎开,奶油似的冰泥堆积出一层层薄冰。"

△郭安博宇在南极从事气象预报工作

视频中,还记录了不少 " 硬核 " 科普画面。学习大气物理相关专业的小伙伴注意,前方高能—— " 雪龙 2 号 " 具备强大的大气综合观测取样能力,配备的大量走航观测设备,可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自动观测气象,这些先进的 " 伙伴 ",让气象保障工作省去不少麻烦,日常保障、冰区保障、卸货保障、科考保障,每项任务都对天气的观测预报有着不同要求,除了需要十分熟悉各种数值预报产品之外,还需要对天气系统有准确的认识!

△南极企鹅

△郭安博宇在南京中山站留影

"6 个半月时间里,我们贯通南北,穿越四季,累计航行 35000 海里,完成 36 项科考任务,来了一次长达 198 天的硬核之旅。这里不仅有十级暴风,十米巨浪,还有最美极光、最美落日,看不尽的冰川、鲸鲨、海豹、企鹅!" 郭安博宇在前往南极工作之余,还拿起手中的相机、无人机,拍摄了南极之行的各种见闻,并制作成小视频,鼓励 " 后浪 " 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加入到探索未知、探索世界的科学活动中。" 如果这辈子赶不上太空移民的话,南极就是我们可以达到的最远的地方了。作为南信大人,这些年我看到了校友们为北斗发射、长五首飞、登顶珠峰,作出气象贡献。我努力学着前辈们的样子,成为奔涌在南极的‘后浪’。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用火光照亮前行的道路。一路上,印着校徽的笔记本也提醒着我,‘艰苦朴素,勤奋好学’。"

△郭安博宇任务结束返回上海

视频结尾,这位 95 后帅哥深情地对 " 后浪 " 说:" 我是‘郭好奇’,想成为和我一样的硬核青年吗?欢迎报考南信大,我们做校友吧!"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南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