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7 月 25 日 -26 日," 古玩艺术品交流大会 " 将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举行。这场盛会由南京文化产业协会、现代快报、微鲤等单位联合主办,朝天宫古玩市场承办。
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大型活动负责人宋刚介绍,这次交流大会包括文玩交流、鬼市淘宝、竞买会、古玩夜市等,可谓亮点多多、精彩纷呈。" 我们打算将竞买形式常态化,满足意向竞买人的多样化需求,也有利于规范古玩收藏市场。" 宋刚说,共有 90 件拍品参与竞买,均是层层筛选的上乘佳作。
本届竞买会,哪些 " 宝贝 " 会惊艳亮相?7 月 17 日,现代快报记者提前探营。
古人爱仿制,这对棒槌瓶的主人曾是大盐商
造型端庄厚重,束颈,直筒型腹,腹下略收,足尖圆滑 …… 一对棒槌瓶吸引了现代快报记者的注意。仔细观察,一只瓶外壁绘花鸟,绘画精细、栩栩如生。另一只腹部主题纹饰为山水人物纹,分为上下两部分。山上,峻峰耸立,意境清幽。一户人家住在山脚下,静静欣赏远山近水,画面唯美。
△清乾隆 棒槌瓶一对
" 这是晚清仿乾隆的一对棒槌瓶。" 宋刚说,清代粉彩烧造难度极高,工艺复杂,由于釉上彩是在彩炉中低温烧成,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 胎薄如纸 , 厚度在 1.5 毫米以内,制作成功的几率很低,一不小心就会炸裂。" 他说,像这样成双成对的棒槌瓶实在难得。
△清乾隆 棒槌瓶一对
这对棒槌瓶表面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完美如新。记者了解到,它们原本属于一名盐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家人的身世也起起伏伏。之后,这对棒槌瓶由扬州一名收藏家收藏,20 年前,被南京一名收藏家买走。
" 官仿官是后代官窑仿前朝的一个名称的总称,这种现象在明清时最为流行。" 宋刚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崇敬心情。" 清康熙仿制明宣德,清雍正仿明成化,晚清仿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最常见的,并且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 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为了与前朝的工艺区分,会采用新的工艺,后人也很容易看得出。" 青花花色不一样、釉面和材料也不同。晚清相对国力衰弱,色彩更柔和。"
匠心满满,这个名片盒上雕满亭台楼阁
中国人使用名片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人们在拜访谒见时,就开始用名片来通报姓名了。当时称名片为 " 名帖 ",又叫 " 谒 ",用木片或竹子制成,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
△广州十三行檀木名片盒
到了清代中后期,厚纸制成的名片也随着国门的打开流入进来。这种名片,大小合适,制作精美,上面载有姓名、地址、职务等信息,具有很好的自我介绍功能,且携带方便,易于保存,所以人们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洋式名片,并一直使用至今。
△广州十三行檀木名片盒
" 到了清末民初之际,随着洋人名片的流行,与之配套的小巧精致的名片盒也应运而生。工匠们在盒面上采用雕、镂、刻、镶等诸多工艺,刻画出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戏曲故事等图案,增添了名片盒的文玩韵味和艺术气质。" 宋刚指着一个深黄色的名片盒介绍," 它是民国时期的广州十三行制作的 , 材质是檀香木。"
盒身正反两面雕刻着亭台楼阁、山水、人物等,雕工精细,令人眼前一亮。
【友情提醒】
本次竞买会于 7 月 25 日上午 10 点举行,预展时间为 7 月 22 日、23 日、24 日 10:00-17:00。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胡玉梅 阿里亚 / 文 牛华新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